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见于世界各地,以散发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食物、玩具及物品媒介传播。偶尔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本病以咽、喉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伪膜形成为突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于重型白喉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第3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乏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听诊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白喉性心肌炎心肌受损的机制是由于白喉杆菌释放毒素,干扰氨基酸从可溶性核糖核酸转换到多肽类结构,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其损伤处的皮肤和黏膜局部生长繁殖。但所产生的外毒素毒性极强,机体吸收后可产生毒血症状,并导致全身性病理变化,以心肌、肾上腺和末梢神经为主。白喉性心肌炎主要累及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其病理改变早期可见心脏明显扩大,心肌细胞呈混浊肿胀和脂肪变性,继之出现多发性灶性玻璃样变性、颗粒样变性以及心肌细胞坏死,附近伴有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晚期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心脏传导系统可发生变性、坏死及瘢痕形成,导致传导系统功能异常。
对于已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热或过饱。可选用杏仁、薏仁、黑芝麻、黄豆、菠菜、木耳、海带、芹菜等食材。另外,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鼻饲流质饮食,但要注意防止误入气管引起窒息,诱发心衰。
陈海/图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