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帮意外发现的心动过缓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http://m.kejixun.com/article/180713/436292.shtml

临床病例那么多,总有一款“适合”您!

梳理诊疗思路,提炼诊疗要点

总结经验教训,启发临床思考

和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专家一起

通过临床病例涨姿势!

(也欢迎各位同道投稿,筛选后将由哈特瑞姆专家做病例解析。投稿邮箱:service

heartrhythm.cn)

作者:徐多孙家幸

来源: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

审稿专家:李莉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

患者,女,52岁,因“血压升高1周,发现心动过缓1小时”入院。患者1周前外院行“避孕环取环”手术时测血压升高,数值为“/60mmHg”,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腹胀腹泻,无双下肢水肿。1周来,患者多次家中自测量血压均提示明显升高,最高血压“/65mmHg”。1小时前,患者至我院体检,查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心率43次/分”,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动过缓等病史,否认其他重要疾病史、药物过敏史、遗传史及家族史。

入院查体:T36.5℃R20次/分P40次/分血压/75mmHg神志清,精神可,颜面部无浮肿,胸廓对称无畸形,颈部及锁骨下听诊未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运动正常,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约0.5cm,心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4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时辅助检查:常规心电图(如下图):1.窦性心律;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导联P波高耸。外院血脂化验:甘油三酯1.31mmol/l,总胆固醇6.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1.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80mmol/l。

入院诊断: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高脂血症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化验提示:白细胞数8.5*/L,中性粒细胞数4.96*/L,中性粒细胞比例58.5%,红细胞数3.80*/L,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数*/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u/l,磷酸肌酸激酶73u/l,肌酸激酶同工酶12u/l,超敏肌钙蛋白T7.5ng/l(0-14.0),NT-proBNP.2pg/ml(0-.0),肌酐75umol/L,钾4.4mmol/l,钠mmol/l,氯mmol/l;促甲状腺素1.90mIU/L。24小时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显著心动过缓;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慢心率31次/分,平均心率38次/分,最快心率44次/分。心脏超声:左房增轻大;二、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甲状腺超声:双侧甲状腺结节(右侧多发)(TI-RADS3级)。肾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胸CT平扫:右肺上叶毛玻璃结节,双肺少许增殖灶,局限性肺气肿,右侧胸膜增厚。

中年女性,体重指数为20.8kg/m2,1周前发现血压明显升高,1小时前在体检时发现心动过缓。既往无心血管相关病史。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中除动态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无明显异常情况。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该患者的慢心率是长期的还是近期出现的?回顾所有可追溯的资料,发现最近一次心电图来自年4月(如下图),该图表现为正常窦性心率,部分导联T波改变。此外,该患者每年在我院体检,过去几年均未提及心率偏慢情况。最近一个月在我市的就诊记录中未见心动过缓诊断。现有证据表明,该患者长期心动过缓证据不足,考虑病情近期出现可能性大。短期内房室传导阻滞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往往由于运动训练、睡眠、疼痛、颈动脉窦按摩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等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这些因素一旦解除,心率很快恢复正常,但该患者心率慢持续存在,生理性因素不能解释病情。病理性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高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病、风湿热、药物、特发性及心脏手术等。患者无相关遗传及慢性疾病,近期未服用药物及保健品,抗核抗体、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近期无发热、咽痛及关节痛,无胸闷胸痛等情况,上述鉴别诊断中只有心肌炎不能排除。

无症状心肌炎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因心率偏慢,机体代偿性血压升高。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差异极大,大多数恢复良好,然而少数患者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可导致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心力衰竭。该患者年纪只有52岁,若植入永久起搏器不仅日后需要多次更换,而且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还是给予积极药物治疗,这是当前主管医生所面临的挑战。患者病毒感染的相关指标,提示既往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EB病毒感染,但未见近期感染证据。然而,心肌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预后不良的表现,消极处理可能坐失良机,最终出现患者及医生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后,给予静滴甲强龙、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大剂量维生素C等药物,密切观察心率变化情况。在使用上述药物1周左右后,患者心率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如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见房室传导阻滞,最慢心率49次/分,平均心率68次/分,最快心率次/分。治疗期间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提示左心室各壁未见明显缺血,收缩功能EF=55%,左心室壁运动协调性下降,结果符合心肌炎表现。

最终诊断:心肌炎导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多数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包括柯萨奇B组病毒、细小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型、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常见病毒。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性很大,可为亚临床疾病,也可出现乏力、胸痛、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猝死。许多心肌炎病例呈亚临床状态或表现为非特异性征象,很可能未被发现。目前,针对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研究很少。一项对9名儿童心肌炎合并完全传导阻滞患者平均随访9年的调查中显示,6名患者在在12天内恢复窦性心律,2名存在持续性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名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目前,只有少量数据支持针对心肌炎病因的特异性治疗。虽然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病因,但抗病毒治疗对于心肌炎的效果尚不明确,目前并不推荐对心肌炎患者常规使用抗病毒治疗。初步研究表明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有益于特定的慢性心肌炎患者,但尚未证明免疫抑制治疗对不明原因的急性淋巴性心肌炎有效。对于特定的自身反应性疾病,如巨细胞心肌炎、结节病、非感染性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以及已知有心脏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下的反应性心肌炎(如狼疮性心肌炎),建议采取免疫抑制治疗。本例疑似心肌炎患者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治疗方案,1周后恢复了正常心率,是对治疗药物的良好反应,还是疾病自然转归的结果,目前已经无法获知。然而,针对此类无症状的疑似心肌炎导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中青年患者,积极的治疗方案无疑是医患双方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ChienSJ,LiangCD,LinIC,LinYJ,HuangCF.Myocardit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kzxxjy/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