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宝几天前呕吐去看病,输液后出现病情变化,生命垂危,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抢救中,医生说是爆发性心肌炎……
“爆发性心肌炎”20小时夺走4岁女孩的生命!
一场“感冒”竟引发爆发性心肌炎,女子命悬一线……
以上案例以及媒体报道,时有发生,是什么疾病这么恐怖?一个小“感冒”真有那么可怕?其实,就是急危重症里面的爆发性心肌炎!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这个恐怖的致命杀手……
什么是心肌炎顾名思义,心肌炎就是限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病原体(病毒、
细菌、螺旋体、原虫等)、过敏或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
在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B组)、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细小病毒B19等。
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儿童心肌炎年发病率分别为0.26/及0.3/。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临床症状到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及重三型。
心肌炎可以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及恢复期。如发生在急性期,则心肌炎的症状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
爆发性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最危重类型,其发病率仅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4%~5%,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为严重心衰、心源性休克,病死率可高达80%。如果在没有高级生命支持、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其死亡率达90%以上,甚至%!
儿童爆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隐匿,以心外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与其他常见疾病临床表现相似,易导致诊断延误,危及儿童生命,如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精神差、乏力、腹泻等。年长儿及成人,多以气紧、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起病。
爆发性心肌炎起病隐匿,缺乏特异诊断,强调的是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及生命支持,与死神、时间竞赛……
早识别、早诊断任何病毒感染性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心肌炎,甚至爆发性心肌炎,但不等同于所有都会,“感冒”≠心肌炎!且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罕见的危重症,发病率以百万分之一来计。但其具有致命性,因此也不容忽视!
爆发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识别也非常重要。
在面对相似症状的疾病时,儿科医护人员,包括家长,都应该观察以下几点:
★精神与面色状态:精神差、乏力、面色苍白、发灰或青紫,小婴儿可有拒乳、发绀等。
★呼吸与循环情况:四肢凉或皮肤花斑纹(排除发热因素)、呼吸急促或困难、皮肤湿冷、多汗等。
★神经系统与四肢情况: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四肢无力,甚至晕厥、抽搐等。
早诊断:对临床疑似心肌炎的患儿,尽早完善血清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合病情综合分析;如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者或以心外症状为首发,同时又有难以解释的精神萎靡者,需高度警惕暴发性心肌炎可能。
早治疗:确诊儿童爆发性心肌炎后,应尽医院,启动高级生命支持、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
心肌炎的预防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强调各种病毒感染疫苗的接种。
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提高免疫力,合理用药,保护儿童免疫系统。
爆发性心肌炎作为心肌炎中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的特殊类型,家长要留意病情变化,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尽早识别和预判,尽早实施全方位救治,严密监护,“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实施救治,争分夺秒,以提高救治存活率,挽救患者生命。
虽然疾病很恐怖,但也无需过分担心、恐慌,科学的观察与配合医生诊疗,才能一起战胜疾病,守护儿童健康与生命!
正确认识儿童危重症,提高警惕,早期识别,不恐慌,科学应对,孩子少受罪,父母少担心!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肌炎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57(2):87-8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医学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成人暴发性心肌炎工作组.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5(9):-.
[3]米青,赵鹏,杨新利,等.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识别[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4(10):-.
[4]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后平台上线,实现与主诊医生全天不限量实时交流,预约复诊,随诊,查看医生出诊排班,付费咨询服务;同时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