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盆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但在进展期肿瘤中,放疗是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约35%-61%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过盆腔放疗[1],中国仅年一年的恶性盆腔肿瘤新发病例人数约50万[2],尽管放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对正常组织的物理性损伤作用,会导致盆腹腔脏器的损伤,其中以直肠损伤最为常见且顽固。
WEDDINGPHOTOGRAPHY
放疗利器:直线加速器
概念,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NO.1什么是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proctitis,RP)是指因盆腔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膀胱癌等接受放疗后引起的直肠的放射性损伤。根据起病时间及病程变化情况,可分为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cuteradiationproctitis,ARP)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chronicradiationproctitis,CRP),通常以3个月为急慢性分界。超过75%的接受盆腔放疗的患者会发生ARP,约5%~20%的患者会发展为CRP[3]。CRP患者症状迁延反复,易出现晚期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梗阻、肠瘘等,临床诊治难度大,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约90%的CRP患者可有永久性的排便习惯改变,50%的患者表示其生活质量受到各种消化道症状的影响[3]。此外CRP患者尚可同时出现放射性小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盆腔炎或原发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这给患者诊治方案的制定带来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便血是CRP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接受盆腹腔放疗后29%~51%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其特点为迁延反复[4],便血症状平均发生于放疗结束后约8.8个月,最长可持续至放疗结束后55个月,病程之长,对患者身心影响之大可以想象。
CRP患者病变肠管
NO.2如何治疗RP
据统计,约75%的患者接受盆腔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自我缓解,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部分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甚至不得不中止放射治疗。而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则往往病情迁延反复,相当一部分的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疾病呈持续进展状态。既然放射性直肠炎这么吓人,那应该怎么治疗呢?
急性放射性肠炎和轻度慢性放射性肠炎主要选择药物治疗。中重度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应以口服药物及联合灌肠、内镜等综合治疗。对于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瘘、肠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或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症状如直肠出血、肛门疼痛的应首选手术治疗。
治疗
NO.1
间断少量出血、未引起贫血患者的治疗应侧重心理疏导及饮食营养管理,帮助患者克服对出血的紧张、恐惧心理。对于患者来讲,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出血不要焦虑。轻度出血每次出血量仅有几毫升,1月累计出血量不过30-50毫升,与年轻女性每月月经量相当,对身体并没有太多影响。慢性出血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推荐“高蛋白、高营养、低纤维素饮食”原则,可减少粪便对病变直肠的物理性刺激。
NO.2
以黏膜保护剂为基础的复方制剂保留灌肠可较好的缓解轻中度CRP患者的出血症状、减轻炎症水肿并重建黏膜屏障,若合并其他症状可选择其他配伍药物。
NO.3
药物保留灌肠效果欠佳的中重度顽固型出血患者,可根据内镜下病变情况选择4%甲醛局部灌注止血法。文献报道甲醛控制CRP出血的总体有效率为64%~%,但严重并发症如化学性结肠炎、直肠狭窄、穿孔的发生率为5.2%[5]。
NO.4
重度顽固性出血患者可选择造口转流治疗。输血依赖性的重度顽固性出血是CRP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便血量大且时间持久,存在显著贫血,需要反复进行输血治疗,严重者危及生命。
END
许东波-胃肠肛门外科主任
福建省抗癌学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龙岩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学科致力于开展胃癌、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微创手术视频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比赛中获得全国第二名。其带领的科室医护人员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强调人性化服务,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周到、最温馨的服务。
林双明-副主任
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院进修胃肠肿瘤的综合治疗,对于胃肠疾病的微创治疗和胃肠肿瘤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曾在《腹部外科》和《中国肿瘤》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各1篇,年在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年会上获得中青年医师手术视频比赛优秀奖。
李文锋—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硕士研究生,福建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青委会委员,海峡医药交流协会胃癌分会青委会委员,于医院结直肠外科进修放射性直肠炎规范诊疗,在国内知名杂志,SCI发表论文数篇。
文字:李文锋
图片:李文锋
编辑:李梅芳
监制:许东波、李富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