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
DOCTORSDAY
热烈祝贺
“杰出骨干医师奖”
获得者
神经内二科刘娟、儿科马春丽、
骨三科翟伟、感染科张素梅、
麻醉科强宁娟、眼一科李文娟、
医学影像科张世衡、消化科董丽娟。
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副普通的听诊器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他们以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病痛,以严谨的态度感染着身边同事,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杰出骨干医师
——神经内二科刘娟
刘娟,年参加工作,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曾多医院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优秀称号、服务明星等。曾于年获得宝鸡市神经内科琅琊榜病历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神经内科琅琊榜病历大赛二等奖。
在工作中,她团结科室同志,尊重上级,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生、进修医生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她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对待患者,她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不论患者尊卑贵贱,均能做到一视同仁。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她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遇到危重患者,她会在患者床边站立数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遇到被家人嫌弃的传染病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搬运护送患者完善检查,冒着被感染风险为艾滋、梅毒、结核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留取标本。给每一位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她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和复诊。她恪守医德,拒绝患者和家属的红包,收到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做到零纠纷、零投诉,受到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义诊宣传活动,医院组织的下乡帮扶工作。她注重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院神经内科、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学习培训,使她能够掌握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紧跟医学前沿,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临床实践,使自己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在学术上,她先后在《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陕西医学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她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她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
杰出骨干医师
——儿科马春利
马春利,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来,工作作风科学严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儿科疾病诊疗规范,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急危重症患儿有足够的救治能力,先后成功救治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性休克、酒精及有机磷等药物中毒患儿。
指导一线医生成功治疗了多例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疑难重症患儿。因为工作认真,有热情,态度和蔼,对待患儿有耐心、有爱心,也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暖心的称呼“医生妈妈”。工作以来无不良投诉、差错事故发生。曾获“年宝鸡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魅力医师”荣誉称号,多次获“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年第三届医师节被评为“精医厚德医师”。多次参加病例分享比赛,取得过一等奖、最佳辨析奖等好成绩。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多年担任儿科教研室教学秘书,也作为临床教学骨干,承担了较多的带教任务,同时完成学期末出题、试卷分析、成绩上报等工作,受到延安大学医学院、我院领导及学生的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教师”,多次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马春利热爱学习,经常参加各类相关学术会及培训会,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完成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SCI论文2篇。近年来对儿童保健及生长发育方面疾病有所学习并已经开展工作,具备了做儿童保健工作的能力。年参加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与规范化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多次以不同形式在院内、院外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接受宝鸡电视台《健康有约》专栏采访,并通过媒体多次科普儿童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预防知识。任陕西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成长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哮喘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学校卫生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马春利深知临床工作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过关,才能更好的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杰出骨干医师
——骨三科翟伟
翟伟,骨三科副主任医师。是一名从医16年的骨科医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爱使他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之重大;无数的披星戴月,整夜的急诊手术,他不觉苦累,因为患者的治愈和好评,使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十几年的工作,有过高兴也有过辛酸,但翟伟时时用心做事,处处为患者着想,这也让他收获了满满的心有所安。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翟伟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他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工作中能够讲大局、讲原则。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工作中遵循医师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到了技术领域和人文的深层次境界,优质的服务必然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水平,这是要求医务工作者技术必须过硬。翟伟本人爱岗敬业,事业心强,毫不保留地传、帮、带科室年轻同志成长。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积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从而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用于本职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患者。
作为医生,他尽心尽责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他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接待患者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不生、冷、硬、顶、推,不与患者争吵。常站在患者角度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安全意识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耐心解释,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取得患者信任。遵守医德规范要求,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找差距、找不足,从点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杰出骨干医师
——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张素梅
张素梅,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我院首批英才计划重点培养人才。目前担任了陕西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肝脏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理事、宝鸡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秘书、宝鸡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和同心共铸中国心宝鸡肝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在十几年的工作生涯里,张素梅始终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医院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传染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工作中,张素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细心的诊治每一位患者,让“传染”两字不再是医患之间的障碍,让信任成为医患之间的纽带。
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平等对待每位病人,是张素梅的行医信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是张素梅的自我追求!随着工作和实践的积累,张素梅不仅熟练掌握了感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积极参加科室危重患者抢救及院内会诊,还多次参加突发市级传染病的救治工作,如手足口病、H1N9、流行性出血热的爆发流行,均取得圆满的成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院的前线,传染病的哨点科室,张素梅做为感染科一份子、中间力量,发挥带头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素梅明白,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张素梅医院感染科、西安医院感染科、医院感染科进行短期学习,并参加了全国感染科骨干医师培训及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项目(培元计划),不断扩宽眼界,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先后申请立项市级科研基金项目2项,已完成1项;参与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宝鸡市优秀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多次在陕西省感染学会青年委员会年会、陕西丝路肝病论坛、陕西省感染病学会疑难发热性疾病学术会及宝鸡市肝病论坛等省市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或病例报告,获得省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同时,还担任了传染病学教研组的教学秘书,承担了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传染病学》的部分教学工作。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创佳评差先进个人、医疗服务标兵、优秀实习带教老师及第三届医师节精医厚德奖等。
杰出骨干医师
——麻醉科强宁娟
强宁娟,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吃苦耐劳。其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仁的认可和好评,多次在医德医风考评中获得优秀。
她深知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为了肩上沉甸甸的生命,医院进修学习,并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培训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进修后,知识面拓宽,技术更精,医院后把所学很好的应用到了科室发展中,主动承担了心脏手术麻醉,并率先在科室开展超声引导下的麻醉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保证了十余年零差错事故发生,并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及工作者标兵。其精湛的医术,在医院技能大赛及宝鸡市医护技能大赛中获奖。潜心科研工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宝鸡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当国家需要时,强宁娟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国内进修深造的机会,于年加入中国第35批援苏丹医疗队,远赴非洲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非洲常年高温,经常面临停电停水,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设备更是落后,药品严重匮乏,她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小孩麻醉设备药品缺乏的情况下,成功开展了小儿麻醉。“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改进麻醉技术、修缮麻醉设备,将国内先进的麻醉理念和技术传入当地。非洲新冠疫情爆发后,不计个人安危,率先投入工作岗位。工作之余自学整理了所有中英文版的疫情防控知识、录制了中英文版防护用品穿脱视频,为当地员工宣讲疫情防控知识。高温环境下身着防护服,每次工作都是6小时以上,弱小的身躯时时面临中暑的危险,但她从没退缩,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疫情期间共麻醉余例,抢救新生儿窒息10余例,抢救产妇术中心跳骤停5例,其精湛的医术、高尚医院高度赞扬和苏丹卫生部的嘉奖,作为优秀队员代表接受了医院的表彰,被授予“杰出贡献奖”。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强宁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走过了十四春秋,为手术患者解除痛苦,确保他们的术中安全,勇做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是她的心愿,是她的信念支持,更是她执着践行的目标和方向。在平凡的岗位上感知生命、敢于突击、甘于奉献、让青春在无影灯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就是一位新时代青年麻醉医生的无悔青春誓言。
杰出骨干医师
——眼一科李文娟
李文娟,副主任医师,年入职眼科工作。14年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流程,能够熟练掌握眼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疑难危重眼疾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的大力扶持下眼科一病区成立角膜病专业,为了弥补专业知识和手术经验的不足,李文娟医生知难而上,孤医院专门进修学习、深造角膜疾病的诊治。进修学习表现得到上级医师的肯定,特许作为一助参加角膜板层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等多项手术,并在进修期间书写发表题为《硅胶干燥保存角膜与甘油保存角膜在深半层角膜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文章。
年9月进修学习归队,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我院实际条件积极开展角膜疾病的诊治。因角膜疾病住院时间长、药物治疗为主,长期以来因为影响各项工作指标,甚至是个人经济收入,临床工作中大家都比较头痛。为了专业的发展,将角膜病患者集中收治,每个病人都是亲自角膜刮片取标本、送标本,力争流程规范,提高病原学检出率;针对角膜病存在传染性和易感染性的特点,多次组织科室护理团队学习角膜疾病的相关护理技巧和自我防护知识;为了更好的观察疾病的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和方便患者就医,长期坚持每周四下午门诊。
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角膜病专业诊疗和手术水平均获得极大提高,,年分别开展了我们宝鸡地区的新技术新项目板层角膜移植术,准分子角膜浅层切削术(PTK);核心期刊发表了角膜相关的文章;率先在宝鸡独立开展生物羊膜、异体角膜板层移植术,目前已累计完成18例;医院,代表眼科在全国角膜病会上发言,分享自己在治疗中的感悟。
专业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患者的满意,这就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幸福感、成就感。
杰出骨干医师
——医学影像科张世衡
张世衡,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主诊组第五组组长。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工作14余年,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对口支援先进个人”,“抗疫先锋医师”,“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
熟练掌握全身各部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X线,CT及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疑难及复杂病例的会诊及讨论,尤其擅长全身各部位增强、CT心脏、各部位血管造影及CT、MRI影像高级后处理、肺微小结节术前定位及穿刺活检,为临床提供精准影像图像及诊断。熟悉计算机知识,了解和熟悉大型仪器日常维护,为科室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年1月1日起,担任主诊组第五组组长,作为科室唯一非管理人员带组,压力和责任更是重大,然而面对压力,他没有畏惧,挺起胸膛扛起了这份责任,面对全院各科室、急、门诊众多患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检查项目,作为组长,深知责任之重大,一直以来,无薪酬补助、无休假的日子习以为常,本着影像诊断工作团队协作的特殊性,以身作则,带领组内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每日工作任务。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不断提高诊断水平,挤时间、忍辛苦进行业务学习和经验总结探讨。五月,父亲撒手人寰,碍于组内工作任务的繁重,简单调整后便投入工作中!内心的悲痛无以言说,但看到那么多的患者来时无奈的眼神和他们离开科室时脸上渐渐浮现的笑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患者的帮助或许是对我们作为医生,作为子女内心最大的安慰!
杰出骨干医师
——消化科董丽娟
年毕业于南通大学,获得内科学(消化系病)硕士研究生学位。医院消化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年取得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现任陕西省保健协会早癌筛查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疾病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消化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年医院年度先进工作者。曾多次参加省市级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发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3篇。
在工作中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医务人员职业规范”为工作的准绳。自年以来担任科室住院总医师,协助科主任管理、协调医疗工作,完成会诊、MDT等工作,多次利用休息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义诊、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活动。年至医院支医,支医期间指导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随当地医师下乡义诊、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年12月至年1月在发热门诊工作,不惧危险、科学防控、保障患者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业务方面熟练掌握胃、肠镜的操作,内镜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筛查,胃肠道病变氩气刀治疗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等治疗。努力学习新技术,参加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ESD)培训学习,于年4月加入ERCP小组,提高胆胰疾病相关诊疗技术。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爱心,面对病情复杂的特殊患者,能冷静对待,发挥专业所长,让患者在救治中得到最大获益。
●●●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