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长期房颤的患者,出现突发腹部剧烈疼痛时,就要高度重视了!也许这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急性肠胃炎或是阑尾炎,而是临床上另一种凶险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这不,今年86岁的张大娘就“中招”了!
张大娘有持续性房颤和长期高血压病史,来院前15小时她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腹痛持续加重,急诊来院。我院肝胆血管外科接诊患者后,迅速评估了患者病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既往房颤病史,即刻安排了肠系膜上动静脉CTA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血栓导致血管主干完全堵塞,肠缺血严重。患者年龄大,心肺功能不全,即将面临全部小肠坏死而危及生命,病情危重。
为避免肠坏死继续加重,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肝胆血管外科诊疗团队进行全科讨论,制定完善诊疗方案,急诊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完全堵塞,三分之二小肠已经坏死。术中顺利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补片成型、坏死小肠切除术。术后经抗凝、改善心肺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脱落的血栓阻塞于肠系膜上动脉,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坏死。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房颤、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一旦发生,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极高,达70%~90%。
肠系膜上动脉一旦栓塞,受阻塞的动脉供应区的肠管发生血运障碍。若缺血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小肠黏膜绒毛结构就会发生破坏脱落,继而肠壁血液淤滞,充血,水肿,肠管坏死。大量血浆渗出至腹腔及肠腔内,循环血容量锐减,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由于肠管缺血缺氧后发生坏死的毒性代谢产物不断被吸收,导致中毒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早期有脐周或上腹绞痛,腹软,肠鸣音增强;6小时后,肠肌麻痹,持续性腹痛,肠鸣音减弱,肠粘膜可发生坏死或溃疡,导致便血或呕咖啡样物。此时如手术解除血管阻塞,肠缺血尚可恢复;12小时后可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消失,发热、脉速和中毒性表现,提示病变已不可逆。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重建肠系膜上动脉血供,以防止或减少肠坏死,挽救患者生命。如果患者发病6小时内就诊,可以采用微创介入技术经导管内吸栓、取栓支架等微创手段开通血管恢复肠管血运。如果患者就诊时间较晚,考虑患者已有肠坏死,则需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根据栓塞的程度和肠管坏死的范围,可分别选用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补片成型术、坏死肠段切除术等术式。
肝胆血管外科卢明书副主任医师介绍,科室近期成功治愈多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大部分患者由于就诊时间较晚而出现肠坏死,因此提醒房颤患者出现突发腹部剧烈疼痛时,一定尽早就诊,及时行CTA检查,以期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供稿:肝胆血管外科李运辉卢明书编校:徐雯雯
审核:刘建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