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一代球王也因它去世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球王迭戈·马拉多纳突发心脏骤停去世”的新闻在网络上突然弹出,瞬间朋友圈被这个噩耗刷屏。目前,根据阿根廷媒体《号角报》报道,当地时间25日晚间,医院对马拉多纳进行了初步尸检,结果显示马拉多纳生前患有扩张型心肌病,死因为急性心衰。巧合的是,11月26日恰好是“全国心衰日”。

心衰是什么?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是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实。其实,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35岁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率为1.3%,患病率在过去15年间增加44%。年,中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病率调查》显示:在我国≥35岁的居民中,大约有万心衰患者。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心衰在临床上被称为心脏病的”最后战场“,危害巨大,但公众对心衰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种疾病并积极防控,一旦出现症状,要早诊早治,确保自身健康。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心力衰竭(心衰),顾名思义,心力衰竭就是心脏衰竭了、没劲儿了,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医学上的定义是: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心衰的症状首先是胸闷或者呼吸困难,一活动就胸闷气短,这是因为肺内淤血所致。有的人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是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被憋醒,必须坐起来才能喘过气来,而有些人则必须把枕头垫高,才能入睡。比较严重的心衰患者根本躺不下,只能坐着呼吸。其次是水肿。一些患者心衰时可出现腿部或腹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唯一的症状而就医。其实这是右心衰的典型症状。此时因为心血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患者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另外还有因为全身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患者感觉到疲乏无力。

此外,出现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心衰的表现:1、焦虑不安。排除情绪引起的焦虑不安因素,焦虑还有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这类患者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是因为,心脏泵血能力衰退会让脑血流量减少,脑细胞缺氧则会诱发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比如焦虑、抑郁等。2、久咳不愈。久咳不愈,除了是呼吸道的问题也可能是心衰。这一症状在老年病患者中比较多见,患者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阵发性咳嗽,并伴有胸闷、憋气等症状,将枕头垫高或咳时坐起可减轻。某些情况下,病人会因突然胸闷而被憋醒,坐起或站立后才能逐步缓解。3、夜尿增多。右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瘀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会让肾血流不足,从而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但卧床休息时,却由于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血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

心衰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原发性的心肌损害或者心脏负荷过重造成的。原发性的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衰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心脏负荷过重则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常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等。此外,伴有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生期心肌病等,都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

而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这些因素包括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心衰加重的这些诱因。

心衰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糖代谢异常等,通过控制心衰危险因素、治疗无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等有助于延缓或预防心衰的发生。要特别强调的是,戒烟和限酒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所以任何时候戒烟都不为晚,任何场合限酒都应该。

急性心衰很凶险,慢性心衰要加强自我管理

心衰根据发病时间、速度可分为急慢性心衰;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左右心衰、全心衰;根据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特异性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与否,可分为收缩和舒张性心衰。

急性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心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常危及生命,必须快速诊断和紧急抢救治疗,且预后较差,6个月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急性心衰常伴有严重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体征有第三心音(奔马律)、下肢水肿等。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性心衰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虽较少见,但近年有增加的趋势。目前,急性心衰已成为我国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急性心衰是常见的急症,常危及生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助于预防发病,健康饮食、戒烟限酒,规律锻炼,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及时释放压力,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都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心衰的发生或加重。

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则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二是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适度限制盐的摄入。注意饮食结构,即吃“一口肉,二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蔬菜”;三是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要特别提醒的是,心衰患者住院回家后患者及其家人对于其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可以这样说,管理得当可以稳定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延长心衰病人寿命。否则,很易导致患者再次入院或加重病情。因为心衰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为25-40%!

首先是按医嘱服药,切不可私自停药、减药,以免疾病反复或加重。未经专科医生同意,更不可擅自加用消炎止痛药、激素等。

其次要管住嘴,控制体重。不过,在饮食方面,心衰患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是要注重膳食平衡,保持蔬菜、水果、肉、蛋、米、面的合理比例。

最重要的是按照要求限水、限盐,监测体重,适当运动。一般患者推荐每天液体摄入小于2L,重度心衰患者的饮水限制更加严格,每天摄入的水分不超过1.5L。除了心衰发作,一般不需要严格限制食盐,只要每天4-6克常规食盐控制即可。慢性心衰,尤其是中重度心衰患者,应注意休息,但心衰症状稳定后,应该循序渐进地慢慢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不感到疲惫为宜。每天测量体重,通过体重的变化及早发现液体潴留,提前干预,比如体重3天内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应该考虑隐性水肿,需要利尿或加大利尿剂的剂量,或者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每天监测血压、心率,每日至少一次,并做记录,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病情外,还可以根据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调整用药。

全国心力衰竭日的由来

为建立并推广心衰规范化诊疗及全面管理体系,更好地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5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