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格外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则会诱发一种被我们忽视的重症,那就是心力衰竭。
在医学上,心衰的具体症状表现有哪些呢?究竟什么原因会诱发心衰呢?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汪芳教授,将为我们解答与心衰的防治和护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守护您的心脏健康。
11月18日晚19:30播出
欢迎锁定澳亚卫视
三生有幸
汪芳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
案例回顾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陈先生,起初是因为吃海鲜导致了食物中毒,因为没能及时救治,发展成了病毒性心肌炎。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他总是反复的感冒,医院检查时竟然发现了有心力衰竭的迹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陈先生由食物中毒发展成了心力衰竭呢?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的作用就是给我们血液循环的运作提供压力,并使血液供给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保持机体的健康,因此心脏也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
如果心脏出现问题,那么人体的各项功能都将无法正常运行。
根据全球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总人口数中,平均每个人,就会有3~5个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因此心力衰竭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如果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弱,心脏就有可能出现衰竭,从而导致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像肝脏、肾脏、脑血管等器官都会出现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心力衰竭的类型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两种类型的心衰在症状表现上也会有所差异。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汪芳教授讲解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急性心力衰竭:运动耐力减低,频繁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慢性心力衰竭:陈—施呼吸,腹部或腿部水肿,舒张性心力衰竭。
上面提到的这些心衰的临床表现,其中有些学术名词比较专业,大家可能不太明白。
对此,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汪芳教授解释,通俗一点说,如果你出现了呼吸困难、夜晚睡觉容易憋醒、水肿、心律失常、吐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那么说明你心脏可能已经有问题了,医院检查治疗。
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不会单单由某个原因引起,那么诱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呢?
汪芳教授回答说,如果你符合下面列举的这些高危因素的话,那么就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心脏健康了。
★高危因素★
01
遗传: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在55岁之前确诊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狭窄等疾病。
02
熬夜:长期熬夜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03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晚上睡觉容易憋醒。
04
抽烟、大量饮酒:这已经是损伤心脏的明确原因了。
05
肥胖、缺少运动:是如今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06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三高与心脏也是关系密切的。
一些治疗指南很早就提出了心力衰竭临床分期的观念,将临床的心力衰竭分为四期,便于有效地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干预。
汪芳教授解释说,简单来讲,一级预防是没有得心衰之前要预防心衰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已经有了心衰,我们要避免它继续发展,另外还要避免急性心衰的发展。
那么,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呢?
一级预防:积极控制三高基础数据;避免冠心病发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