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宝妈宝爸们一定要知道的18个

80、90后这二代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现在养娃太难了,曾有网友感叹:世界上最昂贵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昂贵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昂贵的是养娃。

确实,生娃容易养娃难,从怀孕到孩子出生、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找工作、甚至结婚都是父母难以启齿的痛。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再难也要养啊!在养娃上,我们除了要花费很多金钱以外,还要掌握很多正确的育儿的方法。

下面给大家提供为人父母一定要知道的18个育儿新知!

1、不要缺席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李玫瑾曾经提到:孩子在18岁前的成长阶段有三个台阶,分别为6岁12岁18岁。但六岁之前又分为两个台阶,因此把这个四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叫情感抚养,第二个台阶叫性格培养,第三个台阶是能力培养。也就是说,0到3岁是情感抚养,3到6岁是性格培养,这两个台阶是人一生垫底的。能力培养就是指,从小学开始家长就要观察他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包括孩子擅长的科目和学习中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建立一种自信,从而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完成作业。6到12岁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到了12岁之后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家长虽然也要帮助和指导他,但孩子的自我成长已经开始变得明显,孩子在这一阶段有了自主意识、要开始逆反,并有了自己的主意。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尊重教育,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你可以给他很多个选项,但无需干涉,完全由他自己选择。在一个孩子成长到18岁之前,家长投入最多的应该是六岁之前,这阶段的投入助于防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其次是小学阶段,最后这个阶段基本是半监护半建议,孩子有了自身的想法和意识时,单靠“管”很难教育好他。

2、不要随便亲吻小宝宝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名英国父亲吻了仅二个月大的儿子后,导致儿子感染疱疹病毒,最终因多个器官衰竭死亡!

各位宝爸宝妈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对你孩子的亲吻而让人随便亲吻你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后悔终生!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大人口腔里有着几百种细菌,亲吻可传染超过种细菌。这些病菌虽然在成人身上没有成为病,但孩子年龄小,免疫力和抵抗力差,病菌到了孩子那里可能会不小的危害。

有些病毒很容易通过这个动作感染小宝宝,例如:疱疹病毒、EB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其它病毒和细菌。

所以,不要随意亲小孩子,尤其不要动不动就嘴对嘴亲。

3、不要大人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

很多人喜欢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觉得更利于宝宝吞咽以及消化。但是这样做极容易把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传染给孩子!感染这种细菌后,孩子会出现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幽门螺杆菌是患胃癌高危因素。

建议:给宝宝喂食可以选择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如果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把食材加工得细一点、软一点。

4、减少玩电子产品,不要玩激光笔

长时间玩手机、平板会引起眼疲劳,眼睛干涩,红肿,甚至视力下降。长时间一个姿势玩手机还会影响宝宝的颈椎发育。沉迷于手机中的游戏或者是动画片还有可能造成宝宝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同时少了时间在书本上,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长时间沉迷游戏,少了和父母的交流沟通,对宝宝的成长不利,而且也容易造成宝宝性格孤僻,不合群。

用眼习惯不好的小孩,建议每3-6月进行视力检查,早发现,早纠正。

很多人不知道激光对眼睛伤害很大,激光入眼,首先受伤的就是黄斑。

孩子的眼部组织娇嫩。当察觉到刺眼做出反应闭眼时,可能损伤已经造成。一旦黄斑区域被激光灼伤,眼前就像被一个大圆黑点遮挡住了一样。看东西就像看“日全食”,中间黑旁边亮。

黄斑区域不像角膜和晶体可以移植和更换。孩子要是被激光笔伤到眼睛,一定要尽快就医。

5、不要憋尿

有些孩子沉迷于玩游戏、看电视,会憋尿不上厕所;有的孩子下课忘去厕所,上课想起了,可又不敢去了。还有的孩子,睡觉时不愿起来尿尿。

长时间的憋尿,会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肾脏功能。

6、不要把饮料当水喝

现在物质条件太好了,想吃什么都很容易买到,吃美味的食品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小孩就更如此了。这些糖衣炮弹正在不断腐蚀人类身体。

经常看到有些小孩以饮料代替水来喝,长期下来的后果,就是对身体产生很多不可逆的危害,如引起蛀牙、糖尿病、超重肥胖、脂肪肝、甚至肾功能衰竭。

7、不要经常吃各种腌制、油炸的辛辣食物

这些食品不新鲜的,往往是高热量、高盐的,青少年经常食用,容易导致肥胖,诱发性早熟,增加癌症风险。已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癌症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也明确建议,日常饮食中最好不吃腌制、辛辣、熏制、油炸食品。有专家说,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产生毒性较强的聚合物,而且大部分油炸和烤制食品中。

即使你家再有钱,孩子再宝贝,最好别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肯德基、麦当劳等等,近年来身边性早熟的男孩女孩很多见。

8、流鼻血时不要仰头

流鼻血有些人选择躺卧和仰头会使鼻血流入食道和胃部,造成恶心呕吐,甚至是窒息。塞纸巾则容易发生感染,产生炎症。这些都是错误的。

建议可以用双手捏住鼻腔前鼻孔,将两侧鼻腔向中间挤压,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而造成鼻腔出血。

就算成功止血了,医院检查。因为流鼻血可能是某些血液类疾病给我们的警示,也可能是鼻腔内粘膜破裂,或血管外露,需要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再次出血。

9、被鱼刺卡住后,不要试图吞下去

吃鱼时,不慎将鱼刺卡在喉咙里,可以先在亮光下仔细观察其舌根部、扁桃体及咽后壁,如果能找到鱼刺,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果在家里取不出来,医院在喉镜下面取出来的,不然时间久了会引起发炎导致其他病变。建议鱼刺卡到喉咙里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应用土方法,千万不要强行大口吞咽蔬菜、馒头,以为能把刺带下食道,这样只会使刺扎入较深的部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0、不要低估了二手烟、三手烟对孩子的危害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的主动或被动吸烟,出生后的被动吸烟都能引发儿童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等,诱发或加重哮喘,影响肺功能的发育。从小就受到二手烟、三手烟危的孩子,可以明显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医院曾确诊一位8岁女孩为肺癌晚期,经调查,得知患儿父亲吸烟10余年,每天2包烟,当着孩子的面,也烟不离手,医生称,孩子之所以得肺癌与其父亲天天吸烟、小女孩被动吸烟有很大关系。

11、孩子烫伤了,不要挑水泡

孩子烫伤后起水泡,千万不要自行挑破,更不能撕去水泡皮。

如果自行挑破水泡,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万一因感染引起并发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以上!

孩子烫伤后,正确的做法是:冲、脱、泡、盖、送

?首先要消除“伤后忌用冷水”的传统顾虑。

?将烫伤部位用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可散去热量减轻疼痛。

?小心地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

?如果衣物已经粘在皮肤上,就不要硬拉扯了,不然会造成皮肤损伤。

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

?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保持创口清洁。

?烫伤部位如有伤口和水泡,不要自行处理。

程度较重的烧烫伤要及时就医,就医途中也可继续冰袋冷敷,避免使用偏方。

12、不要摇晃和高抛宝宝(小于18月)

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或逗小孩玩时高抛小宝宝,但你要知道,剧烈摇晃婴儿,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

摇晃宝宝的危害很容易导致婴儿摇晃综合征,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颅内出血,甚至是死亡的情况。如果经常摇晃宝宝将会患有这种综合症,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损伤,但是会经常有呕吐,打瞌睡,神经呆滞等问题,有的宝宝还因此发生重度昏迷或者死亡。

13、不要扳手腕

有时,为了比力气大,孩子们经常用扳手来比赛。但是,扳手腕这个运动并不适合孩子们。在生长发育期,四肢关节仍较松散,或骨骼生长尚未定型。此时,激烈的扳手手腕竞争容易导致骨骼变形、脱位等不利条件。这种危害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是一种长期的发展危害。

14、不要一咳嗽,就吃止咳药

孩子不停咳嗽确实让家长很心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止咳药!

其实,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能帮助人体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病原体、过敏原、以及粘液。

咳嗽看起来简单,找到病因却不容易。只有把病因排除了,孩子的咳嗽才能断根。而不是一咳嗽,就只想着赶紧止咳。

15、不要逗孩子喝酒

一到逢年过节,大人们聚会,有些人就会喜欢逗孩子喝酒,但是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一旦过量,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会影响脑部发育。

建议:让婴幼儿远离酒精,千万不要逗孩子喝酒。

16、感冒后不要剧烈运动感冒是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剧烈运动之后机体会出现免疫抑制,会导致病毒的入侵,这容易加重感冒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处出现病毒性心肌炎。建议:感冒的时候要多休息,不要劳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饮食方面需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7、不要随便要求打吊针

很多家长在小孩刚生病时,如感冒了引起咳嗽、鼻塞、咽痛、发热,医院或私人诊所就说:医生给我的小孩打针吧,打针好的快,有不少人是这样说的:医生给小孩用你们这里最好的药、见效最快的药。其实这样做很不妥。因为很多常见病如:感冒、肠炎、手足口病、水痘等都有自身演变规律,家长总是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医生,这样往往会使部分医生使用激素、抗生素,甚至高级抗生素,如果小孩经常被使用激素、抗生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以后会出现真正到了要用时,药物对细菌无效的严重后果。

18、不要乱挤青春痘

以鼻梁骨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是“危险三角区”。

痘痘或是疖疮、痈,如果长在这个“三角区”,而你又恰好用不干净的手挤痘痘,病菌就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可能单向流向颅内,继而引发严重的颅内感染。

当然,也不是“危险三角区”之外其他地方的痘痘,就可以痛下杀手。只要有细菌入血,都会有导致菌血症的风险。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