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必过50天核心知识点打卡第8天

◆教资必过50天打卡计划正式启动

◆后台回复获取教资知识点精讲

◆后台回复获取笔试历年真题

◆后台回复获取面试历年真题

01

综合素质-中小幼

一、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五四运动前)

重要战争

发生时间

主要条约

主要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年

中英《南京条约》,后有《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年

中日《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

~年

中同英俄法意荷西美日德奥比《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起义(五四运动后)

重要战争

发生时间

主要意义

南昌起义

年8月1日

八一起义、南昌起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

九一八事变

年9月18日

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西安事变

年12月12日

双十二事变,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卢沟桥事变

年7月7日

七七事变,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发动战争,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三大战役

年9月至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例题---及时巩固

1.“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年哪一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废科举

1.D

年,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戊戌变法发生在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年。故本题选D。

2.郑成功曾经说过:“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句话中的“贵国”所指的国家是()。

A.日本B.葡萄牙

C.英国D.荷兰

2.D

郑成功于年(清顺治十八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故本题选D。

02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

一、幼儿气质的发展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代表人物:鲁智深

代表人物:王熙凤

代表人物:林冲

代表人物:林黛玉

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三、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优点

缺点

观察法

幼儿的表现自然,真实,有利于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无法控制刺激变量,观察者处于被动位置,可能得不到所需要的资料

谈话法

比较灵活,能够深入了解

比较费时,容易产生偏差

实验室实验法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容易使幼儿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且也难以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自然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对某些条件进行控制,避免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果也比较真实

对条件的控制没有实验室实验法那么严格,容易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测验法

较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

测验所得往往只是被试完成任务的结果,不能说明达到结果的过程。很难同时适用于不同背景

例题---及时巩固

1.“破涕为笑”现象学前儿童身上较为常见,这反映他们的情绪具有()。

A.易冲动性B.外露性

C.社会性D.不稳定性

1.D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而“破涕为笑”体现了学前儿童情绪的不稳定性。故本题选D。

2.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2.A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故本题选A。

03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有哪些?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遵循这些规律教育学生?

例题---及时巩固

1.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B.阶段性

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1.B

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故本题选B。

2.人的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

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2.B

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故本题选B。

04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缺点: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二、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例题---及时巩固

1.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属于()。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

1.A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开小差。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故本题选A。

2.正在上语文课的学生被音乐教室突然传出的钢琴声所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随意注意B.随意前注意

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2.C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上语文课的学生被音乐教室突然传出的钢琴声所吸引,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故本题选C。

end

今日份学习打卡结束

每天认真学习的你都是最棒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8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