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不是你想报就能报!
高考填报志愿,如果选择好专业却被告知自己身体条件达不到专业要求,这大概比考不上更郁闷吧。下面是提前为考生整理了部分高考专业对学生的身体要求限制,让各位做好准备!
一
医学类各专业
如护理、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
凡是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
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不宜报考医学类专业。
二
法学专业
如法律等专业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报考法学专业。
三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
如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等
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四
体育类专业
如休闲体育、高尔夫管理等
色觉异常;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的考生不能报考体育相关专业。
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考生,不宜报考体育学类专业。
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者,不宜报考体育学类。
五
教育学类
如学前教育、儿童产业管理等
凡是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
有色觉异常(包括色弱和色盲)的考生不能报考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等部分教育专业。
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报考学前教育。
凡是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
有色觉异常(包括色弱和色盲)的考生不能报考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等部分教育专业。
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报考学前教育。
六
土木工程专业
凡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
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者,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
七
化工类专业
如化学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等
凡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度的,不宜就读该专业。
遭嫌弃的冷门专业,毕业后都拿着惊人的高工资,你眼红了吗?“冷门专业”到底为什么会“冷”?“为什么要有分冷热门专业,为什么冷门专业享受不了门庭若市、众星捧月,我们冷门专业到底输在哪里?”
讲道理,平时听到大家说什么“热门专业”、“冷门专业”,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冷门的专业,它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被划归为“冷门”?判邢总得有证据,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吧!
原来被称为冷门的专业的原因竟是这般“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什么叫做“躺着也中枪”,看看一些大学专业“冷”在哪里就知道了。
1
传统观念忌讳
俗话说:“思想指导行动”,要是从思想观念里就忌讳、排斥一样东西,怎么可能轻易的接受它呢。尤其是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很多观念忌讳,虽然社会已经进步了,并对一些大学专业放开了政策,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法接受的。
2
谈“农”色变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尽管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可是农业相关的大学专业依然没有受到考生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家长及考生都是谈“农”色变,避而远之。尤其是一些农村的考生,家长就盼着自己的孩子考一个好大学,读一个好专业,以后有一份好工作,彻底与“农”字划清界限,当然不愿意孩子填报与“农”相关的专业。
所以在众考生及家长看来,所有农科类专业都是冷门专业,如:农学、林学、植物保护、茶学、蚕学、水产养殖、园艺、园林、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都被“一竿子打翻了”。
3
就业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
在大学专业设置中,有一些工科专业也被归为“冷门专业”,它们不是因为思想忌讳,也不是因为社会需求小,而是因为就业的环境艰苦,且危险系数高。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都会比较保守的对待这些专业,包括:船舶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力学、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比起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冶金工程等。
在知道这些大学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要不就是偏远的山区、海洋,会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要不就是在一些危险的地方工作,许多考生及家长都会“避而远之”,宁愿选一个工作环境安定,薪资报酬不高的专业,都不愿填报这些薪酬高、工作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的专业。久而久之,这些工科专业就自动成为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了。
4
供大于求,社会需求小
其实,在高考过后的志愿填报中,无论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无论是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将来好就业。也就是说,考生在填志愿时,绝大程度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尤其是社会的供求关系就是志愿填报的一根“无形指挥棒”。
往前推个几年甚至十几年,师范专业、法学专业还是大家争相抢报的“热门专业”,可是随着就读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毕业数量也随着“水涨船高”,加之教师、法学相关岗位的更新换代较慢,近年来社会需求逐渐趋于“饱和”,且有点“供大于求”的苗头。因此,法学专业、师范相关专业等也被考生和家长划为“冷门专业”行列。
5
存在时间太长,没有新鲜感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学专业应用而生,成为众多考生及家长眼中的“宠儿”,而相对的一些年代久远的专业,在他们看来自然而然就是“冷门专业”代表了。例如:中文类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该类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专业;历史类专业是公认的最没有前途的“冷门专业”,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学了历史专业不一定能填补历史空白,却一定会留下空白历史,还不一定找得到“饭碗”。除此之外,物理类专业、化学类专业、数学类专业等,都是出现时间较长的专业,而且在众多考生看来,就是对初高中科目的进一步深化,没有什么意义,与现在的什么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自然就成为大家眼中的“冷门专业”了。
6
纯粹是专业名字惹的祸
还有的大学专业被称为“冷门专业”的原因竟是因为不喜欢它的名字,像什么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等,一听就感觉是“老头”研究的东西。
而且,这些专业在中国也不受待见,在一些家长的眼中,哲学=疯子,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而且什么宗教学,在中国这个反对封建的社会里,能有什么用,难道孩子以后还去当和尚或尼姑。因此,这些专业光听名字,就被考生及家长打入了“冷宫”。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六个原因基本扣死了这些冷门专业的帽子。虽然确实有的专业就业前途渺茫、薪酬低、环境艰苦,所以不被众人看好。但有的专业,仅仅是因为一些“莫须有”的原因,就被打落冷宫,这实在是太冤了。
希望考生、家长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做好全面深入的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就业、环境等问题,不要因为这么说就这么当一回事把一些“无辜”的专业归为“冷门专业”。
欢迎原创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