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案例,一位47岁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胸闷心慌、活动气喘3年,医院的专家门诊就诊治疗,使用多种药物,但治疗效果很差,我仔细分析了患者的情况,并没有改变患者的用药,只是进行了剂量和时间的调整,结果3周后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能下床活动,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位患者自从20多岁的时候患病毒性心肌炎,恢复后再没有复查过,3年前出现晕厥,经检查心脏明显扩大,心力衰竭,阵发性室速,安装心脏起搏除颤器后,每天都感到明显心慌不适,稍微活动就气喘。
患者先后去多家3甲医院,找心血管专家就诊,专家们使用的药物大致相同:
一类是改善心脏衰竭的药物,代表药物是沙库巴曲缬沙坦。
二类是洛尔类药物,能够控制心室率,对抗交感神经活性,减轻心脏耗氧量。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