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冬春季节儿科的常见病,是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发病初期,常以“感冒”症状为先驱,如发热、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经1—3周后,出现一系列心肌炎症状,轻者无自觉症状,仅有心电图异常。婴幼儿可有精神萎靡、哭吵、苍白、乏力、多汗及食欲不振等,如哭吵伴面色苍白等呈发作性改变,年长儿可自诉头晕、胸闷、心悸及心前区不适乃至疼痛。小儿遭受病毒感染的机会多,如冬春季感冒流行时,易被传染。如果换了感冒未及时治疗,又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如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外伤等,那么病毒性心肌炎就会趁虚而入了。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很多种,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鼻病毒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B组病毒。

感冒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先兆:

一观色,由于病毒侵犯了心肌,影响了心脏的功能,使人体缺氧,孩子发热虽退了,但面色灰白,口唇发青、发紫。

二观气,孩子平时精神很好,感冒后总是头昏没劲,动一下就气喘、胸闷、心慌。

三观脉,安静时孩子的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超过次,或跳几下后出现较长的间隙,这种过慢、过快和不规则的脉搏,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病毒性心肌炎关键在于预防,感冒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更不要剧烈运动,如果出现上述变化时,医院检查。在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降低,血沉增快。病程早期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可增高,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和各种心律失常。

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应该注意些什么:

1.休息充分卧床休息,避免婴儿过度哭闹,增加心脏负担。

2.避免继发感染和重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饮食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食物,初期少吃脂肪类的食物,不能一次吃过饱,可少量多次。

4.有慢性感染病灶应早发现、早治疗如慢性扁桃体炎,应在心肌炎好转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有龋齿者应尽早修补或拔除,避免反复感染。

长按下图识别







































白殿疯病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kzxxjy/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