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高温的夏季已经来临了,随着气温升高,各类病菌繁殖速度很快,对身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疾病高发的时段。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多注意哦~
匡远第一幼儿园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如何预防夏季疾病的措施,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吧~
夏季有哪些常见疾病?
虽然夏季并不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但仍然存在许多疾病威胁着孩子的健康,最常见的有中暑、感冒、空调病、皮肤问题以及胃肠道疾病等五类疾病。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再加上幼儿园中人群较为密集,很容易这里那里出现些小问题。但是不用慌哦,只要护理得当,感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滴!
1.中暑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这一时段气温一般不会很高,但毕竟夏日炎炎,孩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往往满头大汗、脸蛋通红,很容易被暑热伤害。细心的老师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口干、喊累、有头痛以及头晕的症状出现时,就是轻度中暑的征兆了;如果烦躁不安、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预防小贴士: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活动时尽量换上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户外活动时避开正午前后两小时,可以让孩子戴上遮阳帽。万一有孩子发生中暑的情况,可以用冷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2.感冒
伤风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即各类病毒细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孩子由于自身集体防御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被感染,甚至是重复感染,在人多的场所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夏季的伤风感冒通常伴随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以及乏力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流通,避免人群密度过大的场合;如果班级里已有感染的孩子,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以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皮肤问题
夏季蚊虫肆虐,而孩子们的皮肤又过于娇嫩,极其容易被蚊虫叮咬,留下的包包不仅红肿而且奇痒无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挠,抓破后又容易被感染发炎变得更严重。以及孩子出汗多,很容易长痱子、疖子或脓包疮,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加重,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预防小贴士:针对蚊虫叮咬,可以准备花露水、风油精或驱蚊水,止痒消肿防止孩子用手抓挠,但要谨慎选择驱蚊产品,尽量不要使用蚊香或电蚊香,会对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危害;也可以在教室内摆放驱蚊植物,如七里香、天竺葵等;保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出了汗以后让孩子用小毛巾擦擦脸;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概率;吃饭时鼓励孩子和绿豆汤,多吃冬瓜、苦瓜等清热解毒的蔬菜。
4、各类传染病
1、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天,平均病程14天。症状发病开始像感冒、有轻度发烧、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咳嗽、流鼻涕等。1-2天后,躯干皮肤上出现红色斑疹,很快变成丘疹、疱疹;疱疹液初起为清澈透明、逐渐变浑、约两周完全结痂。皮疹多先见于躯干,其次是头部及四肢近端,分布呈向心性;以躯干,胸背、头皮较多,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另外,在同一部位的皮肤上,有丘疹、疱疹、结痂等各期皮疹是水痘的特点之一。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在2—7天,一般症状较轻,平均病程7-10天。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手掌心、脚掌心、臀部(肛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3、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胃肠炎,胃肠炎是指胃、小肠和大肠的炎症。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通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可能出现症状,最长72小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家长防控夏季疾病的要点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