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悲剧为何总发生在夏季,夏季跑步一

夏季跑步,一定要量力而行!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出汗较多,所以要及时的补充水份

若在跑步过程中发现身体不适

一定要停下来休息,而不是逞强继续跑……

健康、安全跑步,别让生命停留在运动的那一刻……

在这里袋鼠君提醒跑友们

运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参加比赛或者日常训练一定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猝死的魔鬼时段

猝死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两大类,而前者占到了所有猝死因素的75%,因心脏骤停而导致患者短时间内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有些人是因病理性因素(如患有心脏病)而猝死的,而有些人则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症状的情况下猝死的,“身体本身没有疾病,但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心脏突然停跳导致悲剧发生了。”

诱发猝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长期熬夜、抽烟酗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天气炎热也会使猝死的风险增加。高温天气下,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内脏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同时,高温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此时如果体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突发。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心肌梗死28%发生在早上6时至上午10时。由于此时间段内猝死多发,因而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段”。

跑步猝死发生频率最高

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指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了相关症状,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问题造成。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国内猝死病人大约50多万,近80%发生在家中,20%发生在路上或公共场所。其中青少年约占30%,男性多发,约为女性的4倍(注意这里不是仅统计运动性猝死)。

国内运动性猝死涉及运动项目很广,几乎各个领域都有沾边,曾经有一组调查数据,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跑步(33.98%)、足球(10.68%)、篮球(8.74%)。

猝死前往往会有预警前兆

虽说猝死具有突发性,很难预料,但多数心源性猝死事件中的当事人,往往在事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有预警症状存在的,遗憾的是这些信息被误解或忽略了。

这些征兆包括:

胸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如喉咙、颈部、背部、左肩及左上肢、上腹部等)疼痛或不适感;

胸闷、气紧、气短、头晕、乏力、心悸;

发生晕厥、低血压,或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和四肢手指(足趾)发绀,出大汗等。

在高温时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不要大意强撑,而应及时就诊。

发生悲剧的往往都是半马?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发生悲剧的往往都是半马?

这可不是袋鼠君的随意猜测,根据上海市体科所去年发布的报告,国内路跑赛事死亡率最高的项目就是半马。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半马的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尚不具备长距离跑步基础的跑者会更倾向于半程马拉松。

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心肌做功增加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若缺血缺氧状态持续,则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而高温、低温、高湿度等环境因素也有可能诱发猝死。

而无论是半马或是全马,猝死事故基本都集中在终点线前——

每个人在跑步时都会出现运动极点。这是身体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比赛的念头。

对于专业选手而言,也许咬咬牙就能过去了。但对于普通选手而言,一定要适当放慢速度,待身体恢复后再重新加速。

数据证明,52%的悲剧发生在最后10公里冲刺阶段。

比赛时多注意脉搏或心率,若异常变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这是心脏不适,应停止跑步。

在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但中暑、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所以一定要适量补水。

如何预防跑步猝死?

1、了解自己的心脏

参加长距离跑步,以及马拉松等比赛,需要对自身身体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首次跑马拉松最好赛前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在训练备战期间要做到的循序渐进,不要赛前“一时抱佛脚”,突然高强度的跑步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最好不要饮酒后跑步

平时应该多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较多的食物。跑步前最好不要醉酒。跑步中如果单纯补水会致体温升高,甚至出现“水中毒”,最好喝电解质饮料,除含各类矿物质和糖分外,还能矫正口味及补充能量。

3、跑步前做好热身

跑步要做充分的热身活动,至少要有15分钟。热身运动就是让心脏和各个器官有一个接受和准备的过程,无论你的身体平时有多么的健康,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在跑步途中如果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终止,接受医疗救治。要时刻留意自己的心率数值,若突然变快,就要适当放慢速度。

4、量力而行,正确应对极限点

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通俗地说,就是跑步进行中,人体感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的念头。此时跑者不应逞强硬撑,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减小身体的负担,等到身体适应后,再选择是否恢复速度。

5、跑后做好缓冲运动

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容易造成意外发生。长跑结束后一定不能立即停下来,要做一些缓冲的运动。例如先走一走,然后做一些肢体的拉伸运动,这些“缓冲”会减少猝死的发生。

的确,根据运动损伤专家的表述,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即便人工复苏、AED设备齐全,救活的几率也非常小。因此,能够拯救运动员的,并不是多少直升机、救护车,多少志愿者、医疗点,而是运动员自己。

夏季跑步六大安全注意事项

1、提早出门或拖晚

如果你喜欢在午休时间跑步,那最好还是在夏天修改一下时间表吧!中午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尽量避免在临近中午到临近傍晚时外出锻炼。在太阳升起前跑步,而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享受午餐时光。起不来或时间不允许?那就下班后再跑吧!越晚越好!因为越晚气温越低。无论何时跑,只要可能就在阴凉处,比较凉爽、紫外线也不那么强。

2、做好防晒

晒成古铜色当然好,但晒伤和皮肤癌就不好了!SPF30或更高系数的运动防晒霜是必要的,但额外的帽子、太阳镜和轻质长袖排汗T恤将能更好的保护你免于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寻找高紫外线防护等级的太阳镜,留意有SPF(防晒系数)的服装将为你在防晒霜和太阳间增加额外的保护层。

3、别介意放慢速度

当温度超过约15.6℃时,跑步状态将会受影响。在潮湿和烈日中,你可能会有灾难性的表现。在天气变热时,忘掉负减速法吧!相反,用较慢的速度保持平稳努力会更好。如果你正常配速是每公里6分,那就跑到6分半吧!如果全程保持匀速,那训练效果也是相同的,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比赛。保守地跑,别理会别人!

4、注意补水

补水策略可不像喝水那么简单。夏天跑步时,你可能会像被挤干了的海绵一样。补水很重要,但同时还要补充钠、钾和其他重要电解质——最好喝运动饮料。胃对含糖饮料敏感?那就用泡腾片吧!记住确保跑前、跑中和跑后都能及时补水。尽量带着运动水壶腰带、沿路摆好水瓶或计划好跑回房子或车子的路线上的补水水平、检查体温和能量状况。

5、别自己偷偷跑

跑步通常是很个人的追求,但也要注意与人分享。尤其是在夏天,和跑友一起训练也更安全。跑友能帮你在热天大汗淋漓时保持速度和快乐的心情。如果你没有跑友,或更喜欢自己跑,那千万别偷偷跑!至少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或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条训练计划,以便让人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你。

6、尽量在室内运动

尽管室外跑步好处较多,但当气温太高时,跑步机就是理想之选,偶尔享受空调也挺好!室内运动安全系数较高,为保证训练水平还可以保持负减速法。

夏季到来

希望大家

适当的减少跑量

量力而行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夏季锻炼

编辑声明

  浙江经济网







































治癜风
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kzxxjy/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