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鱼胆,竟然导致7旬大爷急性肝功能衰竭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偏方:生吃鱼胆能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因此,每年冬天都有人吃草鱼、青鱼的鱼胆,结果不但没有治好病,还因此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比如说下面这位患者:

7旬大爷急性肝功能衰竭

医生将他从生死线拉回!

9月30日深夜,72岁的唐大爷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到我院急诊就医。当时的他血压低、全身偏冷,精神萎靡、已站立不稳。经检查发现,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50多倍,说明肝功受到了严重损害,黄疸等指标也均明显增高,到医院时已成为一个“黄人”。凭借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医生诊断其为急性肝功能衰竭、休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大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并结合临床症状发现,鱼胆是罪魁祸首。

原来,唐大爷从市场买回一条约3-4斤的草鱼,准备回家烹饪,此前他听说吃鱼胆可以清热,于是杀鱼后,他理出了鱼胆生吞。数小时后,觉腹痛不适,呕吐,乏力。

唐大爷急诊入院后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肝功能正进一步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经ICU、脾胃肝病科、肾内科会诊,决定紧急启动床旁非生物人工肝治疗。

开始治疗之前,医生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唐大爷血型为Rh阴性血,就是人们常说的“熊猫血”,此种血源极为少见,医院无此类血源库存。得知这一情况后,检验科第一时间对接市中心血站,联系到了血源。

经过我院多学科积极综合救治,唐大爷肝功能逐渐好转,小便增多,小便颜色逐渐变清,逐渐脱离生命危险。10月3日,转入脾胃肝病科继续治疗。10月10日出院。

由此可见,鱼胆虽小

但中毒的症状可不轻!

而近年来因吃鱼胆

导致多器官衰竭的新闻层出不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

医院·遂宁市妇幼保健院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柴贞

一起来了解鱼胆对人体的危害

鱼胆咋个就不能吃?

鱼胆,即鱼的胆囊,容纳鱼肝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鱼胆中含有氢氰酸等多种毒素,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更大,人们常吃的鲤鱼、草鱼、鲫鱼、青鱼、鲢鱼等的鱼胆都是有毒的。”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柴贞说。

柴贞介绍,鱼胆中的毒素,不怕高温,不怕酒精。这也就是说,不论你是生吃、熟吃还是泡酒吃,毒素都不会被破坏,吃了就要遭!!!

生吃鱼胆后,严重者将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等,甚至休克、多器官衰竭造成死亡。原因就在于,鱼胆汁进入胃肠道后吸收入血,到达肝脏,经胆道及肾脏排出,在肾脏浓度最高,故以肝、肾中毒为主,临床常表现为急性肾衰和肝损害。

误食鱼胆啷个办?

柴贞表示,鱼胆中毒尚无特效解药,严重合并肝衰竭者,需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严重合并肾衰竭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在服用鱼胆后中毒反应不一,如出现腹泻、头晕乃至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压迫舌根催吐,医院进行规范治疗,防止造成肝肾及多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鱼胆中毒?

柴贞表示,要想预防鱼胆中毒,应从根本上改变鱼胆能治病的理念,充分认识吃鱼胆致病的危险性,不要轻信民间偏方,食用鱼类食品时,应将鱼胆丢弃。

总而言之

鱼胆这东西

又苦又难吃

吃了还要遭

所以千万莫去碰!

■END■

据说他们都在看......

所有家长,警惕孩子成了“地包天”

食道频频被卡,怎么预防?快看这里......

作者:谢渝小宝

编辑:小宝

责编:春不见

审核:谢渝廖思英

“在看”吗?在看就点一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kzxxjy/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