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救了我女儿的命!”2月10日,医院急诊医学科外,市民王女士不断地对医护人员说着感激的话。原来,就在前不久,其女儿周巧(化名)因暴发性心肌炎命悬一线,在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外科、心内科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经历了近3小时无自主心跳的周巧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目前,周巧意识清醒,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有望近期转出监护室。
2月1日,周巧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并伴随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后还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4日下午5点,周巧被紧急送到医院。
“送到抢救室时,人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医院急诊科住院总医师邓文君介绍,他们初步诊断周巧患上了极其凶险的暴发性心肌炎,已导致严重心律失常,“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极高的死亡率,我们不仅第一时间启动抢救机制,还在医务处协调下紧急启动多科室MDT,同时联系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准备对她实施ECMO治疗。”
不出所料,当晚7点30分,就在周巧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并准备转入心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之时,她突然出现室颤,心跳骤停!
新一轮的抢救立即开展。医护人员立即拿起床边的除颤仪,对她进行除颤,随即对她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我们还使用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药物,并对她实施了高级生命支持。”急诊科副教授张元松说,经过抢救团队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周巧的自主心跳仍未恢复,但好在瞳孔没有进散大,脑灌注得以保证。
此时,ECMO团队、器械也已陆续就位,急诊医学科主任刘明华当即表示,鉴于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暂时不让患者转科,就在抢救室内给患者上ECMO。
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后,暴露股动静脉,顺利植入导管……医护人员一边继续做胸外心脏按压,一边协助ECMO团队,为患者启动ECMO治疗。晚上10点30分,随着ECMO开机运转,周巧的血压、心率趋于稳定。“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ECMO的运转,她的意识也开始恢复,并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部分动作。”张元松说,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意味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医护人员的胜利而告终。
5日凌晨0点54分,在十余名医护人员陪同下,周巧顺利转入ICU行后续治疗。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心肌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资料显示,心肌炎分为慢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其中,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最重,发展速度最快,该病的急性期死亡率高达50%-70%,如果达到重症,则死亡率超过90%。
医院急诊医学科陈小雄副教授表示,暴发性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诱发,是一种以心肌组织严重水肿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常见前驱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慌、乏力、头晕等,严重的可能会突然出现昏厥、顽固性休克。
“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未能及时诊断、治疗,患者死亡率极高,每耽误一分钟,都是生命的快速流逝。”陈小雄提醒,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以儿童、年轻人为主,市民平时除了需要注意补充营养、保证高质量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外,同时也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