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成年人每周吃
g~g的鱼有益健康
不过关于吃鱼的说法
也特别多
“鱼头补脑,鱼眼明目”
“鱼肉重金属超标”
“鱼身上有寄生虫”
……
有些人一时误信
“吃一次鱼”医院!
??
医院
肝功能严重损伤
▼
案例一
51岁的周女士以为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把一条20多斤白鲢鱼的鱼胆吃了,仅仅3个小时后就出现了急性肝功能损伤!转氨酶高达+U/L,超出正常值百倍以上,经过连夜排毒急救,才终于转危为安。
案例二
成都一男子因听妈妈说“鱼胆”能清热解毒,他竟一下生吞了3个!1个小时后,他开始恶心呕吐、腹泻……医院后,医生整整抢救了13天。医生表示:“肝功能坏得一塌糊涂,差点命就保不住了!”
嗯?吃个鱼难道这么危险?
不要随便吃鱼胆
▼
很多人以为“鱼胆能明目”,殊不知吃不对会中毒!虽然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但鱼胆中毒,由于没有特效药,死亡率曾经高达20%左右,是仅次于河豚鱼的杀手。
对于成年人来说,一般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而且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依旧可能导致中毒。特别是青、草、鲢、鲈、鲤5大家鱼,还有鲫鱼、武昌鱼等都属于胆毒鱼。
所以吃前最好把鱼胆全部摘除。一旦吃鱼后24小时内出现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黄疸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吃鱼并非越多越好
▼
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周吃2~3次鱼,每次2~3两即可,有些人群并不适合吃太多鱼:
①肝硬化患者
患者本身血小板缺乏,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富含EPA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所以建议少吃。
②结核病人
患者服用的药物与鱼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轻度时恶心头痛,严重时可能会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③痛风患者
患者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鱼类的嘌呤物质含量不低,吃鱼过多可能会加重病情。
此外,体型大、年龄老的鱼体内毒素积累更多,特别是非养殖的海鱼,例如旗鱼、金枪鱼、方头鱼、剑鱼等,可能存在汞超标的隐患。
锁住新鲜和营养
烹调鱼肉有妙招
▼
鱼肉新鲜才好吃,烹饪过度还容易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怎样做鱼才好呢?这里有几个简单的小妙招。
▏鱼汤加牛奶:更鲜
鲜牛奶有很好的去腥提鲜效果,在熬煮鱼汤时加入少量鲜奶,能使汤汁更浓,味道更香。
▏开水蒸鱼:更嫩
蒸鱼最好先把水烧开,再将鱼装盘,隔水蒸熟。这样能让鱼肉在突遇高温时及时锁水,保持滑嫩。如果蒸之前能淋上少许鸡油或猪油,效果更好。
▏解冻加盐:更多蛋白
解冻鱼时可以在水中放少许盐,冻鱼肉中的蛋白质遇盐会慢慢凝固,这样可以防止蛋白质从细胞中溢出。
医生提醒
动物类的胆都不建议食用
除了含有有毒成分以外
细菌、微生物都是不安全的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啊!
?针孔摄像头下,五星级酒店干的“脏事”。视频让人心惊
?59岁武汉阿姨冒死生下试管宝宝,别人眼中的奇迹,留给自己的却是……
?网上可以办离婚啦!结果,上线两小时……系统崩溃了
?他才半岁啊!只因这次退烧经历,每天透析10小时,还将面临换肾……
来源:武汉晚报综合BTV我是大医生、成都商报
编辑
李杏版式、制图
胡肖校读
胡肖
推广合作
荆先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