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
0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
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易导致爆发流行,以夏秋季多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该病主要是通过眼→手、物、水→手的途径接触传染,发病后两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
0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24小时,起病急,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眼红、眼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眼睑水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点状、片状结膜下出血。
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窿部结膜滤泡增生。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该病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
03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普及手卫生和个人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盆的卫生习惯。
2、重视公共卫生,加强对洗手间、餐桌等卫生管理与监督。
3、一般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进行该病的群体预防。
0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应对措施
1、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2、病人确诊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3、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精于心/简于行/缘于爱
图文:黄于敏
编辑:陈银燕
审核:柯贤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