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这个视力“小偷”治疗不能拖
家住火星社区68岁的李爷爷,一周前因眼部医院眼二科就诊。据了解,李爷爷近两年来,偶尔感到眼睛里有异物感、眼睛稍微发红,以为是结膜炎,便自行购买消炎眼药水治疗。可从去年开始,发作次数增到四、五次,且视力下降厉害,医院检查。
眼二科主任沙莎接诊检查后发现,李爷爷的眼睛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已影响视力,但好在还可通过手术治疗避免致盲。术后,李爷爷眼压恢复正常,于3月5日出院,但仍需长期复查。
双眼青光眼视野图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作为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青光眼仅次于白内障。“很多人对青光眼不了解与重视,等发现时为时已晚,无法治疗。”沙莎主任介绍,青光眼是由于眼压过高,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损害的一种眼部疾病。近段时间,因疫情许多人宅家长时间玩电脑、手机等,用眼过度易诱发眼病,尤其是青光眼。
为什么青光眼往往会悄无声息地“窃取”人的视力,主要还是因为人们对其认识不足。
误区一
出现恶心呕吐只以为是胃肠疾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较急,会突然出现眼睛发胀、视力下降、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把它作为肠胃病来治,导致眼睛得不到及时治疗,24—48小时病人可能会完全失明。此外,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虽进展缓慢,但如不及早干预,持续高眼压将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也会导致失明。
误区二
视力未下降,等症状严重再去看医生
青光眼是健康的“隐形的杀手”,其致盲性不可逆,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如:有部分人只是出现眼睛红、眼胀、眼痛等不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误诊为结膜炎。
误区三
青光眼是老年病
青光眼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绝不是老人专属。青光眼可能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不同的青光眼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好发人群,如: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疲劳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近年来,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增长幅度大,且有年轻化趋势。
如何预防青光眼?
预防总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保持心情舒畅,不过于忧虑。脾气暴躁、长期心情抑郁有可能导致青光眼。
2、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注意不要直视强光,不在黑暗地方长时间看电视、手机。适当休息,可给眼部多做一些按摩。
3、生活规律,避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坚持运动锻炼。
4、合理饮食,多吃蔬菜蛋白质,补充微量元素,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青光眼患者要注意不要饮水过量,一旦饮水过多可能会增加眼压,从而加重病情。
5、慎重用药,注意季节变化,青光眼患者冬季眼压高于夏季,发病率也比夏季高。
6、定期做眼科检查,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医院检查与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
指导专家:
沙莎
医院眼科副主任,眼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全天
坐诊地点:医院马王堆院区
文章:肖茜予
编辑:张维夏
审核:周瑾容
疫情非常时期,不便出行就医,
医院40多个专科,
余位专家线上为您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服务。
实时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