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松(年11月-年7月4日),卫生统计学家和公共卫生教育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院)院长。
编者按+
近日,据成都商报报道,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院)院长李晓松于7月4日去世,年仅56岁。据悉,6月初,出差回来的李晓松院长突感身体不适,疑为感冒。6月3日到华西四院就诊,判断为心脏问题,随医院心内科。后确诊为“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即刻送进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但很快出现心脏停搏现象,在立即使用人工肺之后,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7月4日下午14:29分,李晓松因心肌炎并发症颅内出血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6岁。事实上,暴发性心肌炎,引发大抢救的案例,并不少见。
很凶险,死亡率高达75%以上
暴发性心肌炎为何这么凶险?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在接受健康时报《大夫说》节目采访时介绍,暴发性心肌炎非常凶险,其发病急、病情重,几小时到几天内病情会迅速恶化,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或者导致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的心动过缓,致死率颇高。早期即可出现急性重度心衰,且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死亡率高达75%以上!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毒会在短时间内复制,进而侵袭心脏,大面积心肌受到影响,导致心肌坏死,也可损伤心脏的起搏及传导系统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死亡。”汪芳解释,若体内抵抗力低,病毒会侵犯更多的心肌细胞,导致心肌坏死,离死亡就已经很近了。
▲《大夫说》
容易被忽视,感冒是心肌炎的一大“元凶”
心肌炎发病率较高,感冒是一大“元凶”。汪芳解释,人感冒后,自身抵抗力会有所下降,病毒可能通过血液“侵犯”心脏,引发重症心肌炎。
从尸检中发现,青年的猝死人群,大概10%-40%都存在心肌炎的表现。汪芳表示,心肌炎症轻微者可出现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和四肢无力等;严重的会有明显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于建波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暴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甚至有的就是因为感冒导致,所以极容易误诊或者漏诊,甚至有的患者干脆就当作一般性感冒不予理会。如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非常高,即使一部分存活患者甚至会遗留有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最终需心脏移植。
重要提醒:预防心肌炎,记住这三点
如何预防心肌炎呢?汪芳医生建议,多参加户外锻炼、多注意休息,记住下面这3点:
第一,平时生活中多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自身免疫力,生活的地方要经常通风换气。流感季节、季节冷热交替之时,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第二,感冒都要多注意休息
劳累本身不会导致心肌炎,但是劳累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力。特别是感冒后人的体质非常弱,当患者得不到充分休息时,体内病毒更容易穿透屏障而进行更深入的攻击。
第三,出现胸闷、气喘等“特殊”感冒症状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感冒虽然不一定会导致心肌炎,但是如果除了有发烧、全身酸痛、咽喉痛、腹泻等普通感冒症状外,还出现了胸闷、心悸、气喘、眼前发黑等“特殊”感冒症状,尤其是心脏区位不舒服,医院做心电图、抽血等检查,确认是否患有心肌损伤,避免延误治疗。◎
编辑:刘晨龙编审:李小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本文已获健康时报(id:jksb)授权转载,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商务合作请加
内容合作请加0
获得名医千金方,长按图片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