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认为,慢性病找中医。西医急救措施多种多样,西药多为化药制剂,虽多有副反应,但见效快,口感好,服用方法容易,急诊找西医是正常的现象。笔者认为见效快与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例如,急性乳腺炎,在高热、乳房红肿热痛时,中医治疗只要及时,见效快而且不会影响正常哺乳,反之,西医应用抗菌素时需要停止哺乳外,对疏通乳腺,消散乳房结块可能还无较好的药物和方法。又如病毒性感染的疾病,病毒性感冒、病毒性心肌炎(早期)、麻疹、急性腮腺炎等中医中药效果较好。笔者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在天台县一公社卫生所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山区闭塞,交通不便,采用中医中药治疗麻毒过盛、麻疹发疹不畅、麻疹并发肺炎(当时当地大流行)及小儿麻痹症(早期)等取得过较好的疗效,又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高热神昏谵语,猴枣散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等见效极快。时隔40余年的年11月21号,平湖张某某因高热,住嘉兴一院治疗一周后,诊断为感染性发热,高热不退转浙大一院住院,诊断同上,热度仍然不退,自动出院就诊于我(中医诊所)。根据就诊时辨证为风温热入营血,遵照古方“犀角地黄汤”加减出入(方中因无犀角,也无广角,只能改用水牛角30克先煎),三剂后热退未尽,次诊原方出入续三剂,热退。继后,续三诊十八贴痊愈。(该案例详情已复印,欢迎指导)
在现在的医疗状况下,急诊首选西医无可非议。但功能性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的早期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其他如免疫系统及肿瘤手术、放化疗后白细胞明显降低,肝、肾、消化道功能损伤,增强体质等中医中药本身就有一定优势。
对一些适宜中医中药治疗的疾病,应及时早治,这样疗效好、见效快。若病情拖延,或病入膏肓,治疗难度就大了,不但疗程长,或疗效甚微或无效。但某些情况下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用中医中药治好病,这样还是值得选择的。所以中医治病效果快与慢,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
中医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万金油,更不是神医,也有一定局限性。应该客观、公正看待中医。
(作者/沈关桢刊登于《南湖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