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放送小儿心脏扩大是危重病变不可

北京专科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04561.html

▌病例参考

最近,心血管病房收了一个心脏扩大,原因待查的患儿,才6个月大。询问其病史发现发病仅3天。3天前患儿不明原因发热,体温逐渐增高达39℃,近1天来出现咳嗽、痰多,吃奶欠佳,偶尔吐奶,伴有发憋。

查体:

精神反应尚好,但营养发育欠佳,面色可,呼吸急促,可见鼻扇、三凹征。听诊心音低钝,未闻及明显杂音,心律齐,心率次/分。双肺满布痰鸣音,腹胀满、肝肋下1cm,剑突下2cm,脾未触及。四肢活动好,全身无明显水肿,脊柱四肢未见异常。白细胞不高,尿、便常规正常。胸片示“心影重度扩大,右下肺少许肺炎片影”;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重度扩大,收缩功能减低,EF32%,左心室内膜明显粗糙”;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伴明显ST‐T波改变”。经主任查房临床初步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肺炎。住院期间给予孩子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同时加用抗生素、保心肌,激素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X线片示“肺炎消失,心影较前变化不大”。2周后彩超示“左心室内径略缩小,其他无明显变化”。心电图示“ST‐T波改变略好转,左心室肥厚”。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好转、肺炎治愈”,出院。

1个月后,家长带孩子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尚可,呼吸平稳,听诊心率次/分,心音尚可,无杂音,肺无异常。复查胸片,心影有所缩小,彩超示左室中‐重度扩大,EF40%;心电图ST‐T改变略有好转,左心室肥厚。3个月复查,胸片、彩超、心电图变化不大;半年后复查仍然可见心脏中度以上扩大,EF值40%。

小婴儿以左心室为主的心脏重度扩大,多在发热或其他感染病就诊时被发现,所以最初扩大的时间难以确定。少部分是因为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明显出现时被发现,临床上鉴别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或是急性心肌炎比较困难。治疗的原则相同,均为抗感染、抗心力衰竭、保心肌,加用抗生素治疗。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能治愈者多在4、5年以上。3个月至半年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应考虑为急性重症心肌炎。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属于小儿暴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病因尚未明确。有观点认为可能与胎儿期宫内感染心肌炎有关。因心内膜的增厚,纤维面影响心脏的收缩,以左心室为主。暴发型起病急,多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以内,可以因心力衰竭的出现而在1岁之内死亡,也可以因心律失常而猝死。急性型起病也较急,及时救治,心力衰竭多可以纠正;慢性型起病较慢,多在出生后6个月以上发病,大部分可治愈。治疗要持久,不可中断,一般应用激素要长于1年,服用地高辛一直至连续2年心脏检查正常后方可停用。

心肌炎在儿科较为常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凡感染性疾病均有导致心肌炎的可能。以我国九省市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作为临床诊断心肌炎的参考标准,尽力寻找病原菌以确认心肌炎的性质,更利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如下:

1﹒临床有急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胸片或彩超)。

3﹒除早搏外的其他心律失常,如为ST‐T波改变需持续4天以上。

4﹒同工酶(CK‐MB)增高。

其中有2项即可诊断为心肌炎,如不够2项而疑似者,可诊断暴发性心肌炎,在治疗过程中进一步确认或排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mxxjy/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