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2月份以来,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我国进入流感流行高峰季节,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人群对流感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但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时以儿童的发病率最高。资料表明,成人的发病率为5%-10%,儿童的发病率则高达20%-30%,是成人的2-6倍。
目前,恩施流感热潮还在持续,
“病小”但常常耽误人的正事!
▲
恩施市多措施、大力度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中国硒都网讯:1月17日,恩施市召开冬春季节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当前疫情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
冬春季节,是各项流感、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作为病情易发、高发区域,不仅要做好病情校园内预防、治疗工作,还要学校、家长加强联系,做好家庭预防,把防范的范围,从“大校园”延伸到“小家庭”。
当前,疫情处于点状爆发,总体集中可控的状态,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形势。学校、医院、疾控中心等职能机构要了解整体形势,把握尺度,做细做实各项防范措施,一旦出现疫情,即刻迅速有效的处理。
针对流感,恩施各个学校,
也发出了这样暖心的家长书,
请仔细看一下三点!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热熟食品;
■减少或不与患者接触,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医院、儿童娱乐场所等),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按时作息,保证睡眠。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同时做好家庭环境预防消毒。
■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勤晒衣服、被褥;
■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随地乱扔;
■勤洗手,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
2配合学校
做好日常传染病防控工作
居家观察期间家长每天仔细
3及时接种疫苗
降低孩子患病几率
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建议家长朋友们尽早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相应疫苗。
流感季,让爸妈们慌了手脚。孩子感冒、发烧……伴随着流感,一大波问题接踵而至。该不该给孩子吃药?吃什么药?是否需要预防性吃药?
爸妈们关心的问题,
或许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儿童发烧就必须吃药吗?
不一定。药物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如:孩子发烧,只要精神很好,有食欲,就不必太担心,可加强护理,适当物理降温,多喝水,密切观察;如受凉、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不用马上吃药,热敷腹部,减少进食量或暂不进食,多喝水,也会很快恢复;如接触过敏原后出现腹泻,少量荨麻疹、皮炎等,则只需脱离过敏原,多饮水,症状也会很快缓解;即使用药,也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尽量不给孩子吃药对吗?
不对。虽然不主张一生病就用药,更不能乱用药,但因此完全不给吃药也过于偏激。小孩一般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常见的病毒性感冒,绝大多数预后(预测疾病发展)良好,也可以自愈;但也有部分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极少数孩子还可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脑炎,如果家长一味采用不治疗不用药的态度,病毒性感冒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孩子生病了是输液好还是吃药好?
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口服药相对安全,而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静脉输液是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如快速过敏反应、增加心脏负担等。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才主张输液:①重症疾病时;②患儿吞咽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道疾病时;③对于胃肠不吸收的药物;④有的宝宝不能保证按时按量吃药时。
病毒感染是不是要用抗生素?
单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抗生素。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90%是病毒,秋冬季的腹泻80%因为病毒。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容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也容易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而且可以导致小孩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当患儿有脓痰、扁桃体化脓、口腔发炎或发烧寒战等症状,经检查确定为细菌感染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
把大人的药给孩子吃可以吗?
不合适,儿童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物:①很多成人能用的药,即使在减小剂量的情况下小儿也不宜使用;②成人很多外用药对小儿来说也不是绝对安全的;③剂量不准确。④成人药物的剂型、口味等孩子很难接受。
平常给孩子预防吃药对吗?
在某种疾病流行的时候短期服用一些预防药物是可以的,但切忌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平素身体差,害怕小孩生病就长期给孩子预防性吃药,比如没事就喝蒲地蓝、板蓝根,随时清热解毒等,这些做法都是欠妥当的。
一发热就一定要吃退热药吗?
发热时孩子生病的信号,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却可以帮我们诊断疾病。如果体温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有时会掩盖了病情,给诊断造成困难。事实上,如果体温不超过38.5℃,不主张应用退热药,可以选用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监测体温、多喝水、吃清淡食物、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散热、多睡觉、保证休息。
当体温超过38.5℃时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且有可能会发生惊厥,尤其大于41℃的超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这种情况下,首要的是马上使用速效的退热药,并结合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如温水擦浴、冰袋枕头、冰毯降温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要吃哪种退热药才好?
退热药乱用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3个月以内的婴儿,要特别慎用退热药,尤其要避免退热药过量,主要采取解开包被散热、冰毯、冰枕、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为主。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的两种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泰诺、百服宁等)和布洛芬(美林、臣功再欣等)。对一些不宜用退热药的患儿,可考虑应用一些中成药退热,如柴桂、小儿豉翘等。
流感与感冒如何区分是重点!
大多数人的流感症状在3~7天后会好转,
咳嗽缓解和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
温馨提示
如果觉得自己有疑似流感的症状,请尽量减少外出,一旦出现发烧、浑身乏力等前面提到的症状,医院接受治疗。
硒都发布为你服务编审:田仁超编辑:李婷婷
推荐阅读
国字号示范园,门槛那么高,恩施市白杨坪还能入选,详情看这里
名司机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被恩施交警抓拍曝光
南里渡将建水上运动公园,恩施市被评为省产粮大县,五峰山隧道主体工程完工……
耶,《恩施,历史上的今天》跑哪去了?
分享|人民日报:新版《标点符号用法》
清江恩施城区段两旅游码头效果图曝光,网友直呼:颜值爆表!
用手机付款的恩施人要注意,再曝致命漏洞,赶紧看!
硒都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