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了它来了5岁以下幼儿注意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4-7月份高发

5岁以下幼儿易感

近期,医院儿科就诊人数剧增,罪魁祸首就是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雨水渐多,正是病毒繁衍滋生的季节。每年的4-6月份,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对5岁以下幼儿更有威胁。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

此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尝尝容易爆发流行,因此,一旦发现病例应及时隔离。

该病的典型症状就是急起的发热和喉痛,注意要和感冒所鉴别(主要是家长注意方面),在患儿软腭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等)。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并融合形成小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多为3~5天,最初的症状通常为发热及咽痛,咽痛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发热大多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也可高达40度以上,甚至出现惊厥。大多数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为2~4天。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肠道病毒不止一种,所以引起的症状也会略有差别。

其中以CV-A16型和EV-A71型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且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常见的症状是,孩子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泡,痛感明显。

这些水泡初期为细小红点,破裂后形成溃疡。小宝宝不会喊疼,常常表现为拒绝进食、哭闹不安。

多数孩子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有些皮疹带水泡,但皮疹通常不痒。

如果是有CV-A6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症状分布更广泛。

不仅只出现在手、脚和口腔等部位,皮疹还可能出现在臀部、膝盖、肘部、上臂、大腿、面部等位置。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的区别

哪类人群容易发生感染

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该病,但常见于低年龄组儿童。以1~7岁多见,特别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固有免疫功能发育还不成熟。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感染后,都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会对同血清型的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者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的感染发病。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怎么办?

首先,我们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是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

其次,因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情况5-7天可以自愈,少数会持续14天。

所以我们这个阶段,需要对孩子做的,是对症护理。

发热护理: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发烧温度,适当给孩子退烧。一般来说,超过39°就需要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林了。这两种药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疱疹和溃疡赞成的疼痛。

口腔护理:

口腔内疱疹会使孩子疼痛难忍,所以在饮食上,家长注意尽量喂食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

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热、过咸、过酸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皮疹护理:

如果孩子身上的疱疹没有破溃,可以选择涂以炉甘石洗剂。如果疱疹破溃,也可以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会出现并发症,基本不会发展成重症;手足口有很小的比例发展成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表现,请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

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大人做榜样,带孩子一起做到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外出回来的时候。

不给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同时避免和患手足口的儿童亲密接触。

2)经常开窗通风,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内传播。

3)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mxxjy/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