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栏目的理念是“专注坚持积累”,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广泛应用,为肿瘤治疗方式的扩展及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带来了显著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CTLA-4,PD-1与PD-L1。自年ipilimuab首次被FDA批准应用以来,ICIs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日益丰富,伴随而来的就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是较为严重的心脏毒性反应,尽管经过积极治疗,死亡率仍高达50%。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参考病毒性心肌炎,糖皮质激素是一线治疗方案,然而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对激素反应良好,更小的激素剂量及治疗周期即可达到临床治愈,部分患者对于激素治疗效果较差,即使大剂量激素冲击及加用免疫抑制剂,病情仍快速进展。
近期,医院葛均波院士、程蕾蕾教授研究团队刚刚发表一项研究,分析年至年名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结合患者心脏标志物,临床表现及心脏磁共振检查,共24名患者确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该团队依据激素减量过程中心肌酶cTnT是否反弹升高,首次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患者分为激素敏感型(N=8)及激素抵抗型(N=16)。对两组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两组在年龄、性别、心衰标志物无显著差别,然而两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磁共振表现及治疗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激素敏感型患者以心脏症状轻微,心肌酶、肌酶、肝酶、炎症标志物轻至中度升高,磁共振心肌无明显水肿及钆剂延迟增强为特点,激素起始剂量多为1-2mg/kg/日,激素治疗过程中cTnT逐步下降无反弹。激素抵抗型患者多合并眼睑下垂、肌肉酸痛、乏力,心肌酶、肌酶、肝酶、炎症标志物显著升高,磁共振提示明显炎症水肿及钆剂延迟增强,多以甲泼尼龙mg冲击治疗起始,然而患者在随后激素减量过程中,cTnT出现再次升高。相较于激素敏感型患者,激素抵抗型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