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

研究目的

系统评价磷酸肌酸钠(CPS)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C)的疗效,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

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集有关CPS治疗VMC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研究对象和干预措施

研究对象:所选研究中的患儿符合公认的、权威的VMCC的诊断标准,并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中毒性、结缔组织性等侵犯心肌所致疾病,同时排除资料不全者。各组例数均在30例以上。

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S静脉滴注,剂量及使用次数不限。

结局指标

总有效率(主要指标)

心肌酶谱阴转率

心电图阴转率

Meta分析结果

(1)总有效率: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6,95%CI(3.48,7.65),P<0.]。

(2)心肌酶谱阴转率:试验组患者心肌酶谱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6,95%CI(1.97,4.14),P<0.]。

(3)心电图阴转率:试验组患者心电图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2,95%CI(1.46,3.70),P<0.]。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心肌及其间质的炎性损伤,可导致心功能障碍和(或)心律失常,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免疫损伤、生化反应等有关。

爆发性心肌炎是VMCC重型,病死率高,且由于VMCC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早诊断、早干预尤其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CPS治疗VMCC的总有效率、心肌酶谱阴转率和心电图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PS治疗VMCC疗效较好。安全性方面,纳入的13项研究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说明CPS治疗VMCC的安全性亦较好。

综上所述,CPS治疗VMCC疗效较好。

杨洪清,吴俊超,杨静清等.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3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金牌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exjy/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