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
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肺炎等。
1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温度低是一方面,温差变化大是更主要的原因。
严格上来说,寒冷并不会直接导致这些疾病。但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季节的转化,而不注意添衣保暖等,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受凉,加上免疫力比较差的话,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很容易趁虚而入,容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进而诱发像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比如慢性气管炎患者,每当寒流来临时,患者病情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寒冷会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破坏其防御机能,如果此时病菌入侵,或原来潜伏在呼吸道中的细菌乘机捣乱,或大气污染加重,就会引起旧病复发。
2
高危人群有哪些?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预防非常重要,建议身体状况合适的高危人群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高危人群包括:
1、孕妇和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2、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
3、60岁及以上老年人;
4、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患者;
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
6、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7、医务人员;
8、住在养老院及残疾人照料机构中的人以及接触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
注射流感疫苗需在身体情况稳定的情况下,以免反应严重不良反应。
3
流感的危害性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大多数感染者不需治疗,1~2周可康复。不过,部分人群却受害很深。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流感流行会导致万~万的严重流感病例,每年死亡人数大约有25万到50万。流感比较喜欢抵抗力弱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疾病的人群,而且流感很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重点人群的流感预防须提前,因为流感疫苗是一种抗原蛋白质,在体内产生抗体需要大约1~2周的时间,因此不能等到流行期再接种。秋季通常是最佳的注射时间。
4
建议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我们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流感病毒一直在变化,因此流感疫苗的成分需要每年更新。同时,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在6-12个月,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及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接种。
预防肺炎可以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此外,我们知道冬季是肺炎的高发季节。而在肺炎或是慢性病患者发生的肺炎常由肺炎球菌引起。普通肺炎容易发展为重症,尤其是体弱者发生的肺炎,由于肺炎球菌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治疗困难,可危及生命。根据调查表明,肺炎占80岁以上老年人死因的第一位。
预防肺炎可以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除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慢性病患者也属于感染肺炎的高危人群,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感染肺炎球菌较为普遍。这部分高危人群也可以接种肺炎疫苗,包括:幼童;免疫力受损,如癌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长期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肺病、肝病、肾病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蜗人士。
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因肺炎住院的年轻人很少,老人和孩子才是高发人群,但如今年轻肺炎患者越来越多,主要还是因为年轻人工作、学习强度太大,生活不规律,特别是进食不规律、熬夜、睡眠颠倒,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所致。
此外,针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冬季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以防疾病的急性加重。
5
秋冬季节要适当活动筋骨
咸宁市疾控中心建议您:提高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是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要做到规律生活、规律饮食、规律运动。
预防感冒首先要远离感冒的人群,并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或用手、随身物品保护面部,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其次要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秋季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每天进行有氧运动也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如散步、骑车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但是,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适当控制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另外,还要避免有空气污染的时候外出运动。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这不仅对预防呼吸病有帮助,也可以预防脑供血不足诱发的中风。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