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炎炎夏日被清凉的秋天赶走了,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秋季腹泻又开始流行。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季节患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其潜伏期1~3天。6~24个月的宝宝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儿童秋季呕吐腹泻的多发季节。这个时期的腹泻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最多见,这也是造成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
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初期常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多数宝宝伴随发热,一般为低热,较少出现高热,半数宝宝先吐后泻,呕吐及发热症状一般不超过3天。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偶有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特别严重者每日10次左右。腹泻或者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及眼泪减少,烦躁不安,这样的宝宝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为1周左右,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缩短病程。但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轻症状,预防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病毒性心肌炎、肺炎、脑炎等等腹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秋季腹泻宝宝饮食上一定要清淡,一般宝宝食欲不会很好,母乳宝宝可以让宝宝少量多次吃母乳。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等宝宝状态好了,从米汤到稀粥,或者是软面条,慢慢的给宝宝添加。宝宝排便以后要及时用温水擦洗屁股,然后再用干毛巾擦干,及时涂鞣酸软膏等护臀膏,避免出现严重尿布疹。
秋季腹泻属于肠道传染病,有两个传播途径:一是粪口途径,二是空气传播。在腹泻的高发季节,家长应该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去,避免和腹泻宝宝亲密接触,外出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时洗手,还有,宝宝的餐具要消毒彻底。
小儿秋季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因为急性期患者头2~4天内的大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如果婴幼儿不慎接触并进入消化道内,就会引起急性肠炎,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病从口入”。由于6个月~1岁半的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抗轮状病毒的抗体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因而最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发病,而6个月以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和母乳中的抗体,所以不易发病。
爱心提示:
孩子出现腹泻症状,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延误治疗,因为重症小儿秋季腹泻过程中可合并有肝脑综合征、中毒性脑炎、心肌炎、直肠出血并发症,不及时就医可能出现危险。要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给宝宝吃隔夜的或不新鲜的食物。对宝宝的饮食用具,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要使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
责编:周霜
审核:王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