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日前正式发布,《指南》在慢性HFrEF药物治疗中指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如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等共同编撰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日前正式发布,为我国心衰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
《指南》在慢性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指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如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介绍,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衰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目前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有万左右的心衰患者。新版指南是在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充分与国际接轨,吸取了年以来国际上药物和器械的最新研究证据;同时充分结合国内有代表性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全面涵盖心衰发展的全程诊疗。
磷酸肌酸作为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稳定心肌细胞膜的药物,已在国内外发表临床研究文献数千篇,覆盖国内医院,数千万患者具有临床治疗体验,是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可的治疗性药物。
除获指南推荐外,磷酸肌酸在年《临床路径释义》心血管病分册中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同样受到推荐:“依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加用改善缺血状态下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如磷酸肌酸。”截至目前,磷酸肌酸已被1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推荐,并被推荐为《小儿心肌损害诊断和治疗共识》治疗用药、《儿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册》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治疗用药。
随着磷酸肌酸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切实获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也愈加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