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不是骗局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聆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尽管马拉松面临“骗局之争”,但昨天鸟巢半马仍火爆开赛。马拉松真的谁都能跑吗?会带来哪些运动伤害?身体大事真的值得严肃对待。

文/记者吉菁菁图文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视觉设计/秦童

采访专家

黄光民(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

张漓(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任钢(医院骨科医生(年北马医疗保障团队成员)

本文约字,阅读约需10分钟,你将在文中看到:

绝大多数蚂马拉松猝死是什么原因?男性跑者和女性跑者,谁更容易猝死?

什么人不合适跑马拉松?通过跑马减肥靠谱吗?

北马的就诊量高峰为什么提前出现了?

跑马为什么会让人上瘾?快感是怎么出现的?

马拉松容易造成什么运动伤害?如何缓解“跑步膝”?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跑马拉松?

“砰!”年5月29日的午夜零时30分,伴随着嗨翻天的劲爆鼓点音乐和闪亮绽放在摩天轮边的朵朵焰火,在闷热没有一丝风,气温逼近30℃,空气湿度超过90%的狮城夜空下,日落马拉松42公里的发令枪响了。

数万人抵御着阵阵来袭的困意和疲惫感,奔跑在高温高湿的“蒸笼”赛道上。即使是深夜,大多数跑者还未出发就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前方等待他们的还有漫长的一夜。国内某知名跑步APP软件联合创始人齐宇也参与了今年的日落马拉松,这是他的首马,而“作为一个跑量严重不足且缺钙又缺练的跑渣”,他的参加原因只是“一次莫名其妙地赌约”。

年,新加坡日落马拉松报名接近4万人。作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夜间马拉松赛事,新加坡日落(尚道)马拉松吸引众多跑者报名的理由十分有说服力:宽松的8小时关门时间,低门槛的报名条件,成熟完善的赛事保障,还有如果能熬过深夜近乎自虐式的几个小时后,清晨奖赏般的日出美景。

这些“诱惑”都实在太容易让人丧失警惕,只为一个简单到足以冲动的理由,就在跑量、身体素质和训练都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对可能导致的运动伤害掉以轻心,选择挑战这个备齐了“易饿易困又热又闷”最“反人类”环境的马拉松。

近日,网上热传的一篇文章《中国式马拉松骗局:商业驱动下的蒙骗与狂欢》再次引爆了一场“到底该不该跑马拉松”的讨论?许多跑者可能和齐宇一样,忘了作为一种长时间单调重复的极限运动,马拉松其实是一件必须被严肃对待的事?

跑马让人“很受伤”

~年,国内共有10名跑者因跑马猝死?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些跑者并非“多愁多病身”,平时身体素质很好,都保持着良好的锻炼习惯,有人还是特种兵出身?猝死者中除1人为女性外,其余9人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年截至6月19日,国内有2名跑者分别在距离马拉松终点前50米和米的地方倒下,因抢救无效而身亡?

△卢浮宫中的《马拉松战士宣布胜利》雕像。马拉松运动最初就是为了纪念希波战争期间的英雄战士菲迪皮德斯,他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喊出胜利的消息后力竭身亡。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也为北京科技报/“科学加”客户端记者提供了一组有关马拉松猝死率的数据: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年,十年间美国参加马拉松的人近万,共猝死42人,发生率为0.38/10万;权威杂志《跑者世界》(RunnersWorld)则指出数十年来大量相关研究的结论非常相似,马拉松参赛者的死亡率约为0.68/10万;参考国内赛事报道,跑马参赛者的死亡率为0.44~1.54/10万?同时,有数据统计,男性跑马拉松发生猝死的概率是女性的5倍以上?

据美国《循环》杂志报道,有关运动猝死的发生原因中,肥厚性心肌病最高?这与关于马拉松猝死的统计结果相符——马拉松运动猝死中90%的案例是由于心脏问题?此外,先天性心脏疾患?获得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运动应激综合征?中暑?脱水等都是造成运动猝死的常见原因?

△降低运动猝死风险注意事项(来源:CFP)

除了引发令人心惊肉跳的猝死,长距离跑步运动更普遍为医者和专业人士所诟病的是它极易导致运动伤害?年,《哈佛大学学报》统计数据表明:坚持每天跑步的人,受伤比例高达30%~80%?年3月20日,在被戏称为“最受伤”赛事的广东清远马拉松上,2万名参赛者接受治疗的高达人次,其中肌肉痉挛人次?扭伤人次?擦伤人次?晕倒20人次?腹痛人次?虚脱等人次?送医院救治17人?危重症5人,还有3医院重症监护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漓介绍,跑马导致的受伤一般都是由两个主要原因造成的:一是跑姿错误?长跑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机械运动,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错误重复10万次,水滴石穿,量变带来质变,损伤也会放大10万倍,最后身体会无法承受或代偿而导致受伤?二是运动过量,这里的运动过量是指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导致过度训练性伤害?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控制把握好这两点,所以跑马过程中受伤概率非常高?不过即便是专业运动员,也很难避免出现运动负荷不合理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导致的伤害?

“跑界女神”马妍星对运动过量有着深刻甚至“惨痛”的教训?在年北京马拉松上,她以2小时50分的个人最好成绩完赛?而今年10月芝加哥马拉松,她却在21公里处意外退赛?她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过度训练和不合理饮食,导致身体亮起了红灯?

哪些人不适合马拉松?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张漓告诫:“切勿头脑一热就去跑马,马拉松作为一种小众的极限运动,并非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一些疾病患者(例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性疾病?骨关节疾病?血液疾病等患病人群)不宜跑马,另外,肌肉类型先天以‘快肌纤维’为主的人也不适合跑马,因为耐力不足极易在长跑过程中受伤?”

以下人群不适合马拉松:

心脏有疾病者: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最糟糕的是,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险?

感冒病人: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所以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者:跑步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诱发危险?糖尿病人可以跑长跑,但要慎重?如果激烈运动后糖元储备不足,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小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在跑步中带来血管方面的风险?

过于肥胖者: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危险?

△高体重选手的下肢关节受到的冲击和损伤较大。想要减肥,其实可以选择游泳等其他类型的有氧运动。

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者: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缺乏训练或身体状况不佳时长跑,容易头晕且身体负担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建议参加马拉松赛或长跑的人,一定要有长期锻炼的基础,赛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合格者再参加比赛?

年龄偏大或过小以及身体不适者:负担量过重?消耗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对幼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破坏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年纪过大的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功能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挑战”并不等于硬扛

人们不仅平时要有良好的锻炼运动习惯,而且在比赛前一定要做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没有隐患?市面上也有心率仪等协助了解运动中心脏状况的仪器可供选用?为马拉松做准备时,需注意循序渐进,遵循“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原则,逐步提高长跑的距离和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认为马拉松是一种“挑战”,因此跑步途中即使遇到不适也经常硬扛,这是不科学的法?如果是身体疲劳?脚软等状况,用意志克服没有问题,但若是心脏等身体器官不适,应马上停止运动,必要时求救求医?

针对跑马出现的多起猝死和高致伤率,国内马拉松也在有意识从源头下手,比如提高跑马的门槛?继年取消半程马拉松后,年9月17日开跑的北京马拉松,再次设置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准入门槛:没有两年内6小时全马完赛成绩,或一年内3小时半程马拉松完赛经验的跑者,统统将被北马拒之门外?严苛的报名要求,除了带来了相比年更高的完赛率?更短的平均完赛时间,同时也有因伤就诊人数的大幅降低:3万名参赛者有人最终完赛(完赛率高达96.5%),其中仅有人次接受了治疗?

本届官方唯一指定赛事医疗服务支持商,自年起为北马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的医院,也为北京科技报/“科学加”客户端记者提供了一组极为有趣的数据:跑进5小时的人数占总人数60.7%的本届北马,就诊量最高峰竟然没有出现在被大多数跑友认同的“马拉松真正开始的地方”——全程的30公里左右,而是在17.5公里处达到最大值(约人次)?

▲年北京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比鲁·门迪图在领奖时因体力不支晕厥(来源:东方IC)

医院骨科医生任钢也参与了今年北马医疗保障服务团队工作,他认为,这个数据多多少少也从侧面辅佐证明了即使马拉松赛事从报名上抬高了准入门槛,但在选择跑马这项运动时,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对待?

为何有这么多人喜欢马拉松?

热爱马拉松的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曾阐述过众多运动方式之中唯独推荐长跑的理由:“跑步有几个好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

村上春树为什么能“爱跑多久就跑多久”?当你在跑马时,大脑会产生“内啡肽”——这种类吗啡生物激素可以随着你持续锻炼而持续分泌,让你完全感受不到或者只感觉到少量长跑中出现的疼痛感。同时,内啡肽会在你体内产生称作“跑者愉悦感(runnershigh)”的一种欣快感觉?

跑马时身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是肾上腺激素,它也可以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这两种激素在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后才会升高,所以跑步初期可能有时还会有运动带来的疼痛感,等跑到后半段,随着激素的持续产生,随之取代的是一种欣快舒服?兴奋激动的感觉?很多跑者坚持长跑就是为了追求每次跑步时大脑带来的这种欣快感?

△不过,过分沉浸于这种欣快感,可能会让跑步者忽略或低估了比赛过程中身体因受伤发出的一些警告。

坚持长跑,理论上来说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耐力水平?由当你在跑马时,心脏的搏出量和血管壁的弹性明显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都会开始加速,呼吸频率和深度显著增加,肺活量明显增加,包括肺脏的通?换气功能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于上呼吸道在长跑中对空气温度变化适应性会随着锻炼频次而逐渐提高,加上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尤其是上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会明显增强?另外,跑步过程中肢体有节奏地运动也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尤其在富氧含量高的自然环境中慢跑后你会感到浑身舒坦?头脑清醒,精神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村上春树为自己坚持多年的长跑生涯下此定论,但长跑对身体的诸多影响之中除了益处,还包括无法轻易绕过的运动伤害?

常见的跑步伤害

为什么有的人跑完马拉松还能蹦蹦跳跳地自拍,有的人却瘫倒在地?这最终还是取决于跑者是否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无理智地准备训练?而了解马拉松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也许有助于有效预防和进行有目的性专业恢复?

(制图/秦童)

马拉松门诊多见下肢损伤?“半月板磨没了”的情况其实少见,但膝盖的确是大多数跑者最担心的部位?如果能始终保持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期锻炼,跑步是有助于提高膝关节耐磨性的。同时,如果核心力量训练得当,大腿前方?膝盖髌骨内侧的股四头肌强壮的话,也能在长跑中帮助保护膝盖,避免膝关节的伤痛?如果没有做到合理锻炼,跑步导致的膝盖病痛将会非常棘手?

最常见的髌前疼痛,也就是俗称的“跑步膝”表现为髌骨与股骨之间软磨损导致的疼痛感,可听见摩擦的声音?如果患上了“跑步膝”,除了求医,恢复方法推荐用靠墙静蹲的方式来锻炼大腿的股四头肌:背部靠墙,膝盖不超过脚尖,下蹲30度即可,最少坚持5分钟,感受大腿前方内侧肌肉鼓起来就能起到作用?

膝盖问题还见于出现髂胫束综合征,这个症状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exjy/7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