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特别是大量剧烈运动后,请查下

提到肌酸激酶或许大家都会觉得很陌生,其实它是我们血液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肌酸激酶又称肌酸磷酸激酶,最主要分布在人体内的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中的含量是最多的,其次是脑组织里胃肠道、肺和肾内含量相对较少!肌酸激酶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可以用来测定骨骼肌疾病及心肌疾病的诊断。

一般而言,肌酸激酶正常参考值会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差异,肌酸激酶的增高主要分两类,病理性的和生理性的:

1、病理性增高:心肌里面含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一般心肌炎是引起肌酸激酶偏高的现象之一,此外心肌梗死、皮肌炎、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等都会引起肌酸激酶的增高!

2、生理性增高:剧烈运动后是引起肌酸激酶增高的原因,一般而言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就会越明显。此外营养不良,肌肉注射某些药物或者口服某些药物,如氯贝丁酯等都会引起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

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异常主要临床意义:

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壁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急性发病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各种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或手术后血清CK的水平增高。

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

4、在体检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也会使肌酸激酶增高。服用药物也会导致肌酸激酶增高如秋水仙碱片、安理申、盐酸多奈哌齐片等。

运动过量,当心患上横纹肌溶解症!过度运动是导致患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横纹肌溶解患者都是由于不当运动引起的,其中大多是一些突击运动的年轻人,这类人群平时很少运动,一时兴起或者在周末突击锻炼,当肌肉因为不当运动受到破坏后,肌肉里的肌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在通过肾脏排泄时,会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因此,在号召大家多运动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过量运动对人体的伤害。近年来,因大量运动造成的急性肾衰、猝死的人越来越多。运动一定要遵循适量的原则,从少到多,循序渐进。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横纹肌的病因十分复杂,国外有人研究指出获得性病因就有余种,遗传性相关的病因40余种,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常见的遗传相关因素如:肌酸磷酸化酶缺陷,肉毒碱软酰基转移酶II缺乏等病因。在病理生理学机制上主要有缺血损伤和ATP耗竭、肌浆网钙调节受损、低钾、组织氧化应激。其中肌红蛋白对于肾脏的直接损伤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最直接原因。

如何判断运动过量,横纹肌溶解症有什么征兆?

1、腿部按压后很痛

一般运动后出现一些疼痛,正常运动后是轻度肌肉酸痛,按压肌肉不会有痛感。如果运动后按压腿部肌肉,感觉特别痛,一定要引起重视。

2、运动后乏力

正常运动后经过休息,人就会变得精神奕奕,但如果运动过量则使人感觉乏力、疲倦。

3、小便变色

小便颜色改变,这是是横纹肌溶解症典型的症状。正常的小便颜色是清澈,稍微有点黄,如果尿液像浓茶、酱油一样的颜色,说明你已经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当急性肾衰竭病情较重时,可见少尿、无尿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exjy/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