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以及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感病毒。发病以秋冬季节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症状轻重差异较大。轻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見。半数患者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继而出现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隐痛及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速等,有时有恶心头痛、食欲减退。2、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引起气短、端坐呼吸、浮肿,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个别严重的可出现心源性休克。3、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此时很可能掩盖心肌受损的症状。1、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B、辅酶A、肌酐、ATP、二磷酸果糖等,一般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重者如暴发型或有心力衰竭、休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内心脏急剧增大、高热不退者才使用。2、治疗原发病,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有呼吸道感染,心前区疼痛症状应给予对症处理。使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药物,如人白细胞干扰素,聚肌胞,胸腺素,转移因子等。3、并发症治疗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给予对症处理。1、饮食:急性期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心力衰竭者要限制钠盐摄入。2、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待症状消失到体温恢复正常后3~4周,心电图恢复正常,方可下床活动,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出现过心功能不全症状者应延长至半年合并心力衰竭等重症患儿丿应休息6~12个月至症状消失,心脏恢复正常大小,恢复期仍适当限制活动3~6个月。有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进餐及大小便应由家长协助;心功能正常后可轻微活动,但避免体育运动和过分用脑,一般休息3~6个月。3、遵医嘱使用保护和营养心肌细胞药,静脉输液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4、注意观察病情,当患儿有胸闷、气促先兆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应用开塞露通便。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加强卫生宣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注意保暖,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受凉感冒及交叉感染。2、为使心肌炎更好恢复和心律失常得以控制,应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3、如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定期检查心电图,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当用药后症状不减轻或出现其它症状时应报告医生,不可擅自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4、此病患儿可因再次病毒感染而使病情反复,过早恢复体力劳动可推迟病情恢复甚至使病情加重。5、复查时间及指征:慢性患儿定期复查,尤其是有心脏增大、早搏、I度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应长期定期复诊。痊愈的患儿如出现呼吸道、消化道感医院就诊。如发生头晕、昏厥、阿斯医院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