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之窗春季传染病预防提示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正值各种病源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和作祟之际,加上春季人体抵抗力减弱,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差,容易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在室内活动较多,彼此密切接触机会增多,而很多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增加病源传播的机会。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较为多见。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如果不注意预防,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或流行。疾病初起时,腮腺以耳垂儿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腮腺也随之肿大,表面皮肤虽不红但有压痛感,进食时疼痛加剧,有些孩子还会有头疼,发热,食欲不振,呕吐,咽喉疼痛等症状。

建议“痄腮”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场所玩耍,也不要到病人家串门,以防接触感染。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可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保存口腔清洁,多喝开水,饮食避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特别提醒腮腺炎易并发脑炎,睾丸炎,不容忽视,若发现孩子伴有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睾丸疼。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见于冬、春季。流感病毒包括三种类型,即甲型、乙型及丙型,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比较常见。

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3天,起病大多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怕冷、发热、头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感染,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流感亦致命。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期在冬春等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流脑:简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极其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感染后多在48小时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病程一般2-3天,预后良好。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

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室内换气通风2-3每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严格把控幼儿入园时的晨间活动,贯彻落实“一摸、二看、三问”的检查方法。

3、饭前采用“清洗、消毒、再清洗”的清洁方式,擦拭桌子进行消毒。

4、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饭后漱口、擦嘴,便后洗手等。

5、春季气候干燥增加孩子们的喝水次数及水量。

6、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每天两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幼儿园为各个班级幼儿安排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

7、晚间清洁,老师需将幼儿使用过的水杯和毛巾清洗干净,并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在每次饭后将幼儿使用的餐具清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处理。

8、每日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整体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时定期对玩具,书籍及幼儿的被褥进行清洗消毒,晾晒等。

家长应注意

1、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勤打扫、常整理、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并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湿润。常晒被褥。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掩盖口鼻,不直接面对他人。

3、鼓励宝宝多饮水,有利于排尿和发汗,使体内的毒素和热量尽快排出,也可帮助宝宝预防发热。

4、合理膳食,营养全面日。常膳食中,注意荤素搭配,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5、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6、加强室外体育活动。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散步、慢跑、踢球等,能得到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幼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7、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8、充足睡眠。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9、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并不可怕,应该正确看待它。家人及朋友患上传染病后,不要惊慌,不要自己随便用药,医院就医,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愈后。

书写快乐童年,拥有幸福起点!

廊桥水岸年秋季新生报名开始啦~

欢迎各位家长带宝贝前来体验亲子免费课程~

宜昌市沿江大道号廊桥水岸小区里~

感谢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