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野生食用菌中毒基本常识

一大波野生菌正在靠近

你准备好安全吃菌子了吗?

又一年的野生食用菌开始上市啦,各地的吃货们已按耐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行动了,在享受美味的菌子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预防野生食用菌中毒的小常识吧。

一、什么是菌子?

菌子学名蘑菇,是一种真菌,云南食用野生菌有二百五十余种,占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占国内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人食用后常易引起中毒的有10余中,常见的是:锥鳞白鹅膏菌、豹斑毒伞、毒蝇伞、苦马肝菌、鳞柄白毒鹅膏菌、小白菌等。

常见野生毒菌图谱

锥鳞白鹅膏菌

鳞柄白毒伞

苦马肝菌

小白菌

豹斑毒伞

红蝇伞

二、毒菌中毒有哪几种表现?

不同毒菌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胃肠炎型:进食毒菌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产生此类症状的菌子很多,如:红菇、乳菇、红网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伞、腊伞、环柄菇等。

(毒粉褶菌↑↑)

2.神经精神型:进食毒菌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

(红蝇伞↑↑)

3.溶血型:进食毒菌6-12小时后,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

(鹿花菌↑↑)

4.多脏器损伤型(肝损害型):进食毒菌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表现,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此型中毒多由误食毒伞、白毒伞、毛柄白毒伞、亚稀褶黑菇等剧毒野生蕈引起,可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性出血,肝昏迷,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风、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白毒伞↑↑)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死亡率很高,死亡率高达70%,如亚稀褶黑菇中毒;

(亚稀褶黑菇↑↑)

6.光过敏性皮炎型:人见不得阳光受不得风,浑身如无数细针乱刺,难以忍受,如胶陀螺中毒。

(胶陀螺↑↑)

食菌中毒往往还因人而异,有的人对毒素敏感,有的人食后则平安无事(如见手青)。中毒还与年龄、体质、食用习惯、加工方式、食量有关。

三、怎样预防菌子中毒?

1、食用野生菌是不要食用不认识的菌子;

2、不要几种菌子混吃;

3、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不能凉拌生吃;

4、食用时不宜饮酒。

重要事情说三遍: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不要凉拌,不要凉拌;炒的时候要熟透!熟透!熟透!千万不要混着炒,你根本不知道它们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四、怎样识别有毒菌子?

凡色彩鲜艳,有疙瘩、斑、沟裂、生泡、流浆、菌环、菌托及呈奇形怪状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五、菌子中毒怎么办?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六、5大误导害人性命

误导一:菌子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能使银器、大蒜、米饭变色的有毒,不变色的无毒。这是最大的谬误!菌类毒素是有机物,是蛋白质,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也不会使大蒜、米饭变色。这个误导是最危险的,致使许多人误食毒菌!误导二:颜色鲜艳、外观好看的有毒,不鲜艳的无毒。这是不恰当的,也不是识别野生菌有毒无毒的科学标准,也是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如红菇科里的大红菇,颜色鲜艳,但无毒,而且还是沿海地区如福建的产妇的补品,在云南市场上也常看到。相反,颜色不鲜艳、不好看的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却有巨毒,非常危险,吃了就要害人性命。误导三: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有腥臭味的有毒。其实不然,豹斑毒伞就常常被蛞蝓(鼻涕虫)咬食,但有巨毒,而且很多毒菌会生蛆。误导四:菌体受伤后会变色、流汁液的菌有毒。其实不然,群众熟知的乳浆菌(奶浆菌)、谷熟菌、松乳菇、红汁乳菇,被撇断或受伤时均会流出像乳汁一样的汁液,在空气中被氧化而变成蓝绿色,但这些菌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最典型的还有“见手青”受伤后会变色,但“见手青”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误导五:伞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有菌托的有毒。实际上不全如此,毒粉褶菌没有这些特征,却很毒。但草菇既有菌环又有菌托,却是美味食用菌;丽江、禄劝常见的被老百姓称为“鸡蛋菌”的橙盖鹅膏,也有菌托、菌环,是世界著名的美味实用菌,法国大菜之一,因恺撒大帝喜食又被称为“恺撒盖伞”。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拣拾到有菌环、菌托又不知名称的野生菌,不要轻易食用,因为具备这种形态的鹅膏科的一些菌如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毒蝇伞都是大毒菌,毒蝇伞刮去鳞片就很像橙盖鹅膏。用这些方法识别野生菌是否可使用是非常危险的,以上误导急需澄清。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就不能吃菌子啦?但是!在吃菌子的季节里,怎么能够放弃这天赐的美味呢?菌子还是要吃滴,不过要吃下面这些安全的菌子↓↓↓

常见野生食用菌

(图文来源:剑川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白癜风有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