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了九月,大家一边翘首以盼着凉爽的天气,一边又坐立不安地害怕“秋季腹泻”的来袭。那些见识过秋季腹泻厉害的宝宝家长们,更是谈“泻”色变。
其实有句古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编带大家来温故知新秋季腹泻的相关内容。
“秋季腹泻”是指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因其好发于秋天,故而得名“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是一种接触传播性病毒,可以引起急性胃肠道炎症。这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腹泻类型。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不只发生在秋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因其在2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最为活跃,所以每年的秋季和冬季(10月到次年1月),受感染的人数较其他季节显著增加。
秋季腹泻的特点
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病情重,先吐后泻,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可达10—20次,常伴有口渴和尿少等脱水症状。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5—7天,长的可达3周,如及时治疗后大多数较快治愈,极少数可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脑炎、肠套叠和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年龄越小,并发症发生几率越大。
秋季腹泻痊愈后注意后期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疾病。
秋季腹泻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哪些?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表明: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合理用药、继续饮食和护理。
01
预防和纠正脱水
:
腹泻来势汹汹,发病急,大多数当家长认为是腹泻病时,患儿往往已短短时间内腹泻数次。所以预防脱水和纠正脱水是治疗的重中之重。首先可给患儿做简单的脱水评估,然后给予相应的补液,如口服补液盐(ORS)等。
02
合理用药
因秋季腹泻大多为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应谨慎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无效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产生。同时因为口服补液盐对于减少呕吐次数、粪便量效果较为有限,所以可以服用一些药物调节:
同时,蒙脱石散、益生菌、退烧药亦是家中常备药品。
03
继续饮食和护理
1)应对患儿病情持续进行评估,观察是否符合秋季腹泻特点,有无脱水等症状及其它异常,病情是否好转等,不符合时应及时查因就诊。
2)与患儿接触所有人需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勤换尿布,保持患儿卫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