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常有一家几口、三两好友,相互邀约去游泳。
却不知,有个偷偷摸摸的小鬼,在惦记着你明眸的双眼,这个小鬼就是“红眼病”。
快来一起了解红眼病的防治小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眼睛的健康保驾护航!
核心提示:
??红眼病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影响美观和日常生活。
??红眼病可感染各年龄人群,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和水。
??红眼病暴发期间减少去往公共场所,避免去往游泳池、浴池等场所。
??病人需要隔离,病人使用的物品需要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学名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外号暴发火眼,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结膜是覆盖在眼球前面和眼睑内的一层粘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感染发病后容易出现充血发红、刺痛、流泪、畏光等。
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快。患者一般预后好,但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亦可能在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也就是说,红眼病病情不严重,但影响美观,且会经常骚扰大家!
红眼病是怎么传染人的?
病毒随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及泪液排出,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眼部分泌物-污染(手、物)-接触—感染健康人是红眼病的主要传播路线。
病毒附着在患者用过的毛巾、脸盆、洗脸水、衣服、被褥、笔、键盘等处,健康人用手接触这些物品后摸、揉眼睛便会造成传播。
我们不必担心“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会得病。
日常预防
红眼病全年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爱眼护眼,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常洗手、不揉眼。
??不和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手帕、滴眼液等物品。
??在红眼病暴发季节尽量少去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睛。
??积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红眼病患者护理
及时就医:出现眼红、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
2.适当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天~10天。未痊愈前,应当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3.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毛巾、浴巾、枕套、床单、脸盆等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用具,直到症状消失。
4.酒精消毒: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手机、电脑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等,接触患者后用75%酒精消毒双手。
(图片来源网络)
5.不揉患病眼睛:患者不要用手揉患病的眼睛,勤洗手,避免引起更多传播。
6.睡眠充足而不过量: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又不至过度受压。
7.避免刺激:治疗期间不可包扎患眼或佩戴隐形眼镜,不要眼部化妆,尤其避免妆粉掉入患眼,防止病情加重。
8.保护健康眼睛:滴眼药水时注意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分泌物,若只有一只眼发病时,滴药时头应偏向患病的眼,防止健康的眼睛受感染。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苏疾控()
往期回顾:
食品安全在身边
夏季饮食吃货必备指南
紧急提示
菲律宾进入登革热暴发状态!
传染病防病提示
暑假想出国去旅游?防暑热更要防登革热
供 稿:李明码
责任编辑:时影
美工编辑:曹伊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