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middot防控为先

预防为主·防控为先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较低的幼儿来说,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被传染。那么,不同传染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宝爸宝妈们又该怎样科学地去预防呢?下面就由我们的保健医生为宝爸宝妈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

麻疹

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

麻疹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它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和患儿及其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诺如病毒

是能够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以感染,冬春季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高发期。

传播途径

主要是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

呕吐和腹泻。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所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的洗手程序,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储,不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净水产生鲜,充分做熟之后再吃。

风疹

极易引起暴发传染,冬春季发病为高发期,易感人群为1~5岁的学龄前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

起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期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到遍布全身。

预防措施

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对幼儿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手足口病

是由EV-71、CV-A16、CV-A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感染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

6个月-5岁的幼儿可以接种EV71疫苗,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散发和流行。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幼儿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腮腺炎

冬春季较常见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多见细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腮腺炎就是最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早期患儿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

预防措施

接种麻腮风疫苗,做好室内清洁,多通风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好发于夏秋季,主要侵袭10岁以下儿童,成人也可被感染;其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

口腔、咽部出现疱疹。

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疫苗可预防该病,并且引起该病的是一组病毒,存在重复感染发病情况。所以,应重视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多喝水、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和休息。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宝爸宝妈要知道,春季饮食也很重要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幼儿长个好季节。幼儿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幼儿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幼儿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除了春季传染病,春季还容易引发幼儿过敏,所以宝爸宝妈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幼儿对尘螨过敏,家长们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打扫卫生,防止灰尘堆积。

2.外出时,一定要让幼儿佩戴适合的口罩。在预防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防止空气中大量的漂浮物吸入鼻腔,产生过敏症状。

3.避免让幼儿用鼻子去闻花,不让幼儿去采摘花草。

4.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易发,只要我们家园携手,共同重视预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断出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悉心呵护,关爱成长。让我们携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案|保健室

排版|可儿

审核|馨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