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

1.概述

原发性EBV感染后病毒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机体保持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在少数无明显免疫缺陷的个体,EBV感染的T细胞、NK细胞或B细胞克隆性增生,可以是寡克隆、单克隆和多克隆性增生,伴有EBV持续感染,主要是潜伏Ⅱ型感染,同时存在裂解感染,主要是顿挫性感染(abortiveinfection),即表达有限的裂解感染抗原和潜伏感染抗原,较少病毒体(virion)的产生。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功能异常、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等IM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可发生多脏器损害或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眼炎等严重并发症,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CAEBV预后较差,可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肝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根据克隆性增生的感染细胞类型,CAEBV可分为T细胞型,NK细胞型和B细胞型,其中T细胞型预后更差。

2.临床表现

CAEBV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特征是IM样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主要有发热、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贫血、淋巴结肿大、蚊虫叮咬局部过敏、皮疹、皮肤牛痘样水疱、腹泻及视网膜炎等。病程中可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包括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淋巴瘤、DIC、肝衰竭、消化道溃疡或穿孔、冠状动脉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及白血病等。

3.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I、Ⅱ和Ⅲ条者,可以诊断CAEBV

I.IM样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

①IM样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②IM已报道的其他系统并发症:血液系统(如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如出血与溃疡)、肺(如间质性肺炎)、眼(如视网膜炎)、皮肤(如牛痘样水疱及蚊虫过敏)和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和心瓣膜病)等

Ⅱ.EBV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血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包括抗VCA-IgG≥1:或抗EA-IgG≥l:,VCA-IgA和(或)EA-IgA阳性;

(2)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l×10^2.5拷贝/ugDNA,或血清、血浆EBV-DNA阳性;

(3)受累组织中EBV—EBERs原位杂交或EBV—LMP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4)Southern杂交在组织或外周血细胞中检测出EBV-DNA

Ⅲ.排除目前已知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所致的上述临床表现.

注:CAEBV: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IM: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VCA:衣壳抗原;EA:早期抗原;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EB病毒;EBERs:EB病毒编码小RNA;LMPl:潜伏膜蛋白。

4.鉴别诊断

由于CAEBV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要注意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病引起的相似的临床表现。

5.治疗原则及化疗方案

针对CAEBV的抗病毒治疗无效。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细胞毒药物化疗、自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回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暂时有效,但大多数患儿会再次复发、疾病进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CAEBV的最终的治愈性方法,但也存在较高移植相关并发症风险。目前应用的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分为:清髓性预处理以马利兰(busulphan)、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依托泊苷(VP一16)为主、非清髓性预处理以含CD52单抗为主;而如供者为同胞全合预处理同上,无关供者及单倍体相合供者则需加用氟达拉滨(fludarabine)和抗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等药。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可参考日本学者的联合化疗方案,控制病情:

第1步:抑制被激活的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泼尼松龙1~2mg/(kg·d);

VP-16:mg/(m2·周);环孢素(cyclosporin)3mg/(kg·d),共4-8周。

第2步:清除EBV感染的T细胞和NK细胞。如果EBV载量下降小于1log值,可重复化疗或用新的化疗方案。

联合化疗方案:

(1)改良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mg/m2,第1天;吡柔比星25mg/m2,第l、2天;长春新碱2mg/m2,第1天;泼尼松龙50mg/m2,第1~5天);

(2)Capizzi方案(阿糖胞苷3g/m2,每12小时1次,共4次;L-门冬酰胺酶U/m2,阿糖胞苷输注4h后静脉输注;泼尼松龙30mg/m2,第1、2天);

(3)高剂量阿糖胞苷方案(阿糖胞苷1.5g/m2,每12小时1次,共12次;泼尼松龙30mg/m2,第1~6天);

(4)VPL方案(VP-16:mg/m2,第l天;泼尼松龙30mg/m2,第1~7天;L-门冬酰胺酶U/m2,第1~7天)。

在化疗过程中,根据临床特征和EBV载量对疾病状态进行评估,分为活动性疾病和非活动性疾病。如果在化疗期间疾病持续处于活动状态,应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活动性疾病的定义:存在发热、持续性肝炎、明显淋巴结大、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和(或)进行性皮肤损害,伴外周血EBV载量升高。

点击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1)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儿科心前区不同部位常见生理性杂音介绍及鉴别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2)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昏迷患儿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