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第一批阳康开始出门,最担心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不断有网友在群里说:都放开了,郑州街上却人烟稀少,很少有人会出来逛街。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上周末出现了改变。无论是马路上的车流,还是地铁上的人都比上周要多不少。

根据郑州地铁官方数据,周一郑州地铁日客运量是58万人次,而上周郑州地铁客运量在30万人次徘徊。

上周六开业的正弘汇,负一楼的食光里和6/7楼的餐厅,全部都是人人人人人……

邻近的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也挤满了人。

可以明显感觉到,第一批阳的同学在康复之后,已经开始出门了。

郑州第一批“阳康”开始出门

元旦旅游排上日程

金鱼系_全家全部转阴7天,出门晒太阳

我和家里的小朋友,周末去了公园一趟,晒晒太阳。

从8号我开始发烧,已经在家呆了近20天,早已经转阴的小朋友待不住了。

我们就随便开车逛逛,在北龙湖公园附近停下了,冬天的公园特别美,特别是落日的余晖下。

人也不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

小朋友忍不住,在公园里撒欢了跑,刚康复的我跟孩子比差太远了,快走几步路还喘气,只能在旁边看,还是很开心。

妍妍已转阴10天,等着去看烟花

12月初第一批被感染,中间经历高烧不退、咳嗽、宝娟嗓、身体虚……差不多10天才感觉痊愈。

这次生病让我觉得更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所以定了只有河南跨年夜的票,弥补一下今年没有去迪士尼看烟花的遗憾。

另外,和朋友们(都已阳康)约定元旦后去威海度假,早早的订好了票。

思思是斯斯抗原转阴5天,打工人在咳嗽声中上班

从13号发烧开始,到现在还在咳。

别人都是一个星期就好了,我拖拖拉拉已经半个月。

测抗原倒是一道杠,只是咳嗽不止。

看着网上的各种言论,我考虑要不要去拍个CT,医院更严重。

10月份就回了老家的老板,这周回到了郑州。

像我这种打工人,老板都回来了肯定要去上班。

只是上班的人不多,一整层只有七八个同事,大家都离得很远,咳嗽声此起彼伏。

公司所在的写字楼怕交叉感染,没开中央空调。我自己穿的不够厚,隐隐觉得有点冷,没有体温计,不知道是不是幻觉。

小狮子转阴后带着全家去看海

康复后其实有很多事情想去做,第一件事自然是卫生大扫除。

对房间的每个角落,动过的每个东西进行全面的消杀。

然后好好地冲个澡,洗个头,洗洗油腻的脸,把病毒全部冲走。

然后我就跟风买了到三亚的机票,带着全家出门。

在海边看到日出的那一刻,身边的孩子在闹,我却激动到落泪。

今年真的太不容易了,希望所有的不幸都结束在这一年吧。

凡凡刚痊愈,找不到人一起看电影

大概没人跟我一样吧,阳康后第一件事,把手里多余的布洛芬挂了出来,不知道能不能帮助一些人减轻痛苦。

惦记了好久的电影《阿凡达》,相约朋友一起看,可是只有我一个阳康。

自己买了张票,圣诞节的中午电影院人也不多,特效是真好。

把票根拍下来,发个朋友圈,和大家分享我康复后出门的快乐。

西西chin已康复3天,痛失味觉

阳了之后,看别人说的尽量清淡饮食,所以每天都是粥或者简单的汤面这些。

慢慢恢复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要去吃的东西。

第一站就杀向了海底捞,喜欢吃的各种肉都点上,锅底番茄、麻辣、骨汤都来一个。

说来也巧了,番茄锅没有味道,甚至麻辣锅也没有,只能感觉到舌头被烫到。

失去味觉的后遗症还是被我碰到了,大概就是对吃货的惩罚吧。

有没有人知道多久才能恢复?

我阳过了,没必要再戴口罩?

看到“阳康”们陆续出门,豫姐衷心的高兴,但是还是想说一句,大家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方案里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大家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可能是因为“阳康”,现在郑州街上,不少人仗着自己有抗体,连口罩都不戴。

有媒体报道其他城市的地铁里,一名没有佩戴口罩的男子面对劝阻,称“迟早都要阳”,自己已经阳过了,不需要佩戴口罩。

虽然有专家认为,在感染后短时间内,一般没有重复感染的风险,但这不意味着防护上可以掉以轻心。

感染过,不意味着从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

在冬春季人员比较密集的时候,不仅只有新冠病毒一个威胁,还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复阳虽然是小概率事件,朋友圈也能看到认识的朋友复阳。

还可能引起除呼吸系统之外的感染并发症,如心肌炎等。

“阳康”们的口罩先不要着急摘,共同等待不戴口罩的那天早日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10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