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6日讯(通讯员刘沙刘霞)年4月25日是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同行动接种疫苗,为全生命周期护航”。近日,医院儿科急诊接诊了多例因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前来就诊的患儿,经仔细检查后发现手掌、脚底有许多小红点,医生确诊为手足口病。气温上升,让家长们瑟瑟发抖的手足口病也进入多发期,高烧不退、满口水疱、吃不下睡不好……看到宝宝被病痛折磨,太让人心疼了!该怎样预防,才能让宝宝不中招?如何判断是否被传染?需要打疫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谭鑫了解下手足口病和疫苗接种的那些事。手足口病的定义及表现: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表现为口痛、厌食、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手足口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比如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如何远离手足口病?除了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这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但许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疫苗还不甚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疫苗及其保护效果。什么时间接种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就是我们所说的手足口病疫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神经或心肺并发症,可将手足口病病例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70%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90%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与EV71相关。手足口病疫苗安全性如何?宝宝6个月就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了,6月龄到5岁的儿童,全程接种2剂次,间隔至少一个月。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手足口病疫苗预防肠道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该疫苗。打了疫苗,是不是就不会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疫苗只针对EV71病毒进行预防,儿童接种后,感染EV71病毒所致手足口病的概率降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所以,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并不是不会再患手足口病,而是患重症手足口病的概率会变得非常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1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