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小眼球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合并闭角型青光

杨松霖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医院白内障专业组组长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白内障专委会委员

中国老年与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中国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委会委员

真性小眼球葡萄膜渗漏综合征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一例

概述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Uvealeffusionsyndrome,UES)是指除外低眼压和炎症因素导致的、特发性的脉络膜上腔积液,通常见于远视眼和真性小眼球(nanophthalmos)中。常认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1.巩膜增厚导致巩膜的蛋白质通透性降低,使得脉络膜上腔渗透压升高;2.巩膜增厚使得巩膜的液体通透性下降,使得液体潴留于脉络膜上腔;3.脉络膜通透性增加等。单纯的EUS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赤道部巩膜瓣下深层巩膜切除术(巩膜开窗术)。如EUS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或脉络膜上腔出血等疾病,则常需要巩膜开窗术和其他术式合并进行。

病史摘要

患者张某,女,50岁。以“左眼白内障手术后一个月,右眼突发视力下降一个月伴右眼胀痛”入院。自幼双眼高度远视、弱视,二十年前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左眼小梁切除手术,其后未规律复诊、未用药。一个月前行左眼白内障手术时,术中突发眼压升高、前房消失,遂结束手术、未植入IOL,术后B超显示左眼脉络膜上腔积液。左眼术后第一天,突发右眼视力下降伴眼胀痛,眼压达50mmHg。其后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右眼眼压波动于35-50mmHg。

查体:右眼视力手动/眼前,左眼矫正视力0.1,眼压右眼38mmHg,左眼15mmHg。角膜横径10.5mm,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极浅,中央1CT,瞳孔固定、直径6mm,晶体基本透明。眼底见视盘尚可,后极部见视网膜皱褶。房角镜:右眼°未见房角结构。OCT显示视网膜呈波浪样,伴视网膜脱离。B超显示视网膜脉络膜增厚。A超显示右眼眼轴仅14.65mm。

诊断及治疗方案:

双眼真性小眼球:患者自幼高度远视,眼轴仅14.65mm,不伴胚裂闭合不全的表现如虹膜、脉络膜缺损等,诊断明确。(注:如伴胚裂闭合不全的表现,则诊断为小眼球Microphthalmus)

脉络膜渗漏综合征:患者高度远视、真性小眼球,伴视网膜皱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巩膜开窗。

右眼闭角型青光眼:右眼眼压急性升高,眼轴短、前房浅,房角镜下房角关闭,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明确。考虑到房角关闭时间大概一个月,可以通过白内障摘除合并房角分离治疗。但单纯前节手术可能术中再次发生左眼手术时的急性脉络膜渗漏,所以应合并巩膜开窗同时进行。患者计算IOL度数高达近60D,考虑患者角膜直径尚可,但眼内空间小,可以植入最大度数的IOL,残余度数通过佩戴眼镜矫正。同时考虑到患者眼轴极短,术后恶青风险较大,术中应针对性处理。

左眼无晶体眼:左眼白内障手术中未植入人工晶体,现在脉络膜上腔积液,可行巩膜开窗合并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治疗过程:

右眼巩膜开窗(四象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后囊撕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一周后左眼巩膜开窗+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术后情况:

目前已随访八个月,视力双眼0.3(不能矫正),眼压未超过15mmHg。OCT示视网膜皱褶如前,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消失。

1.本在线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2.本在线分享所载的信息、评论和其他内容均无意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医学判断并且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作为本在线分享的观众/听众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在线分享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或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3.(若适用请添加)本在线分享的观点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由分享人自行负责。本在线平台以及强生公司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4.对于任何因使用本在线分享内容而可能遭致的意外、疏忽、侵权及其造成的损失,本在线分享平台及强生公司(or眼力健公司)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本在线分享的内容禁止转载、拍照、下载、传播。

更多精彩案例,请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