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心脏给了你3次机会早发现,别等到心

疼痛?气喘?心悸?

心脏疾病没有单一的特异症状

心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每天把血液运输到我们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如果我们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如活动后的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休克等。

目前,我国约有万左右的心衰患者,已经成为世界上患病人群最大的国家。年较大规模的地区性慢性心衰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衰患病率已达到1.61%,约50%的心衰患者在诊断之后的5年内死亡。《心力衰竭》杂志曾经这样评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进步明显,发达国家死亡低了2/3,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病死率都显著降低。只有心衰领域是个例外。

专家表示,心衰至少在未来20年内会一直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

1.引起心衰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呈现增加的趋势;

2.这些基础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因此它们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致死的情况减少,最终可能都会发展到心衰;

3.心脏功能和年龄的相关性很强,我国人均寿命增加了,心衰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人口老龄化,使得心衰已经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心力衰竭

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肌炎、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年轻患者多以风心病、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为主;中老年以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多见。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这个“发动机”持续有力地运转呢?其实,心脏给过我们三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防控基础病

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保护心脏要清楚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衰。

1.冠心病

心衰最主要的原因是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狭窄,阻塞可以引起急性的心肌梗死以及慢性的心肌缺血,这些都可以最终导致心衰。

无疑预防冠心病是预防心衰的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清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精神放松,学会监测并且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一旦发现“三高”要及时就诊治疗,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分子”,把这些危险分子控制好不让他们“搞破坏”是保护心脏的关键。

2.高血压、糖尿病

除了冠心病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以增加心脏做功,诱导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功能降低。

3.心肌病,肺部及甲状腺疾病

炎症因素比如心肌炎,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免疫因素比如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还有肺部和甲状腺等其他器官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心衰。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意识,有上述疾病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防范这些疾病牵连到心脏引起心衰。

第二次机会:心电图、心脏超声

万一我们没有防住这些危险因素,出现了心衰,那么怎么能做到早期发现呢?

心衰在出现症状之前往往伴随心脏结构的改变,比如心肌肥厚,心室扩大,心脏射血分数减低等等,这些征象可以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

这个时候心脏已经出了问题,但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前临床心衰阶段。在此阶段识别出心衰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我们常规体检要重视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心脏检查结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4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