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FOnlin
为响应抗疫号召,第二十三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Onlin)移师线上。医院杨杰孚教授对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上发布的心衰领域药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线上盘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COVID-19与RAAS阻断剂
ACC声明指出:COVID-19不是心衰患者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的理由!
当前尚未有临床数据充分证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对COVID-19或有心血管病史COVID-19患者是否有害。
因此,HFSA、ACC和AHA建议继续使用RAAS抑制剂治疗目前已知对某些适应证(心力衰竭、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获益的患者。
截至目前,最新研究结果显示,ACEI和ARB可以减轻病毒性肺炎的部分严重损伤,在COVID-19的治疗中可能有益。
VICTORIA研究
Vticiguat治疗HFrEF的
全球临床研究
近年来,因心衰住院或接受静脉利尿剂治疗的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新型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Vticiguat(维利西呱)是首个用于心衰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直接刺激剂,可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和纤维化,VICTORIA研究即是首个专门针对近期发生心衰恶化事件的HFrEF的大型研究,研究旨在评估再标注治疗背景下,Vticiguat是否可延长HFrEF患者出现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的时间。
VICTORIA研究是一项Ⅲ期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纳入欧洲、日本、中国和美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中心的,共例年龄≥18岁、NYHAⅡ~Ⅳ级、EF<45%的慢性心衰患者。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终点的各组成部分,首次和随后心衰住院(首次和复发时间),全因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以及全因死亡、安全性和耐受性。
主要终点方面,Vticiguat治疗组患者的发生率较安慰剂组降低10%(P=0.)。主要终点事件绝对(ARR)减少了4.2/人年,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NNT为24,即每治疗24名患者能减少1例主要终点事件。
次要终点方面,Vticiguat治疗组患者的再次因心力衰竭住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27.4%vs.29.6%,P=0.),其余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与此同时,Vticiguat亦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Vticiguat与安慰剂相比在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以及可疑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等的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并且,Vticiguat治疗组中93.4%的患者能够依从治疗药物,89.2%的患者在12个月后达到了10mg/d的目标剂量,充分说明了Vticiguat良好的耐受性。
VICTORIA研究选取的人群为高风险心衰患者,有极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该研究证实,在心衰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Vticiguat可显著减少HFrEF患者近期心衰恶化风险,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风险。
Vticiguat具有创新作用机制,与现有标准治疗联合有叠加疗效,且Vticiguat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无需监测肾功能或电解质,每日1次,易于滴定,依从性好。
Cndritid:显著增加内源性钠尿肽,长期使用增强环磷酸鸟苷(cGMP)
除Vticiguat外,ACC年上发布的针对Cndritid的研究结果,同样令人瞩目。
研究采用交叉研究,比较单次皮下注射安慰剂、低剂量(L-CD,5μg/kg,n=8)和高剂量(H-CD,10μg/kg,n=8)Cndritid对左室辅助装置(LVAD)支持的稳定型心衰患者的影响。分别于给药前、后24小时测定血浆ANP、BNP、CNP、cGMP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皮下注射L-CD和H-CD2小时后均可使血浆ANP、BNP、CNP升高,且H-CD组较L-CD组升高,CNP时间更长、幅度更大。在注射Cndritid4小时后,可使cGMP增加。Cndritid可直接激活pGC-A和pGC-B,增加循环内源性ANP和BNP水平,长期增强cGMP。
Cndritid和Vticiguat均通过cGMP-PKG通路改善心肌结构和功能,殊途同归。
GALACTIC-HF研究
Omcamtivmcarbil心血管预后试验
——新药展望
Omcamtivmcarbil(OM)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可改善HFrEF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心室容积和NT-proBNP。
Omcamtivmcarbil通过与心肌肌球蛋白ATP酶催化区结合。临床前研究表明,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可在不影响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或心肌耗氧量的情况下增加心肌收缩力。
该研究评估标准治疗联合Omcamtivmcarbil是否能降HFrEF患者心衰时间(心衰住院治疗和其他心衰紧急治疗)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性多中心临床Ⅲ期研究,共纳入例患者,旨在评估om在HFrEF患者中的心血管死亡、HF事件,患者报告结局及安全性,将于年Q4结束。
他汀对乳腺癌化疗药物所致
心衰风险的影响研究
他汀类药物对蒽环类药物及曲妥珠单抗治疗早期乳腺癌所致心衰风险的影响研究。
Mta分析显示,尽管化疗方案不断改良,化疗所致心脏毒性发生率仍高,尤其是亚临床心脏毒性,其发病率是临床心脏毒性的3倍。
中位随访9年的化疗药心脏毒性风险数据显示,临床心脏毒性发病率为6%(95%CI3%~9%),亚临床心脏毒性发病率为18%(95%CI12%~24%)。
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是治疗乳腺癌的两类常用药物,可导致心脏受损,促进心衰发生,因此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保护心脏,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治疗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导致心脏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
该研究共纳入对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和对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9岁和71岁),使用他汀类药物后,两组患者心衰就诊的风险均显著降低(蒽环类药物组降低58%,曲妥珠单抗组降低66%)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年,PARADIGM-HF研究已证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可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死亡率和心衰住院风险。
在此次ACC上,3项PARADIGM-HF研究亚组(GDMT亚组:指南推荐药物治疗;LFT亚组:肝功能;HRQL亚组:生活质量)+2项新研究(PROVIDE-HF研究、CHAMP-HF研究),进一步揭示了ARNI治疗HFrEF的更多细节。
PROVIDE-HF研究公布:起始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报告结局调查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例患者,其中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例,对照组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入组患者在基线检查和第2、4、8和12周完成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
研究结果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中有23.8%的患者KCCQ评分改善≥20分,对照组仅有6.7%,达到显著差异,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ACE/ARB可显著大幅改善HFrEF患者生活质量。
CHAMP-HF研究:探索心衰住院对HFrEF指导导向药物处方模式的影响
研究纳入CHAMP-HF注册研究中例射血分数≤40%的HFrEF患者,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间歇性心衰住院与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起始、剂量增加]停药、剂量降低和目标剂量达成之间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心衰再住院与从ACEI/ARB转换为ARNI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登记注册后的12个月内,有名患者(18.5%)发生1次及以上心衰住院,心衰再住院与GDMT的起止和剂量调整、与ACEI/ARB和MRAs的剂量增加以及从ACEI/ARB转换为ARNI均呈正相关。心衰患者住院时,由ACEI/ARB转换至ARNI的比例增高49%。研究结果提示,ARNI维持剂量持续使用,可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出院后停用和减量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指南推荐的心衰治疗药物,心衰住院风险将显著升高。PARAGON研究
该试验的目的旨在评估ARNI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的作用。
总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发事件分析表明,缬沙坦组(n=)发生9次事件,14.6/患者-年,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仅发生次事件,12.8/患者-年,风险比0.87(95%CI0.75,1.01,P=0.)。
PARAGON-HF研究亚组分析进一步提示,女性、白种人、西欧、中位左室射血分数<57%、使用盐皮质激素、较低GFR的人群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效更佳。慧敏整理
▼推荐阅读▼
11张动图带你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 -04-21 独家重磅!中美专家大讨论“新冠病毒感染→心脏损伤、心肌炎” -04-17 “累”到猝死,真的吗?图解猝死之谜,附急救攻略! -04-14//////////
中国医学论坛报为您持续报道抗击新冠肺炎最新资讯、前沿热点,并对疫情提供科学防控策略,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