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反复无常的天气仍阻碍不了春回大地的步伐。温暖的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万物复苏的美丽,各种春季疾病也将陆续“抬头”。
因此,春季病的预防是时候提上“日程”了,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抵抗力较弱人群。
谨防感冒伤“心”
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温差较大,人非常容易感冒,会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咳嗽等症状。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光军提醒,如果感冒3周内未痊愈,同时出现心悸、胸闷气急、胸痛气促、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就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医院进行心电图、肌钙蛋白等相关检查,切勿掉以轻心。
冠心病患者如果心脏功能非常差,感冒之后则有可能引起心绞痛、心衰的情况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冠心病的病情。因此,感冒预防很重要!平时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情急躁。
谨防春季哮喘
春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花草树木发芽授粉,空中到处飘散着花粉、杨絮、柳絮;螨虫、蟑螂等开始迅速繁殖、增多,猫狗开始脱毛、换毛以及大量的海鲜上市,这些都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过敏原。哮喘患者发病时轻者鼻痒、打喷嚏、流涕、咳嗽,重者可出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吴晓虞提醒,预防春季哮喘一要避免或减少与花粉、柳絮等过敏原的接触,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长时间郊外逗留等;二要消灭屋内蟑螂、螨虫,远离潮湿发霉的环境,猫狗过敏患者不要饲养宠物;三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室内干燥、通风良好,衣物被褥勤洗勤晒;四要禁食已知的过敏食物或药物。
此外,哮喘患者要坚持规范治疗,季节性哮喘患者应在季节到来前2周使用药物来预防。
谨防骨关节病
春季潮湿多雨,老年人易发生骨关节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肿胀等症状。
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侯力强提醒,骨关节病是“病在关节,根在软骨”,平时要合理运动,尽量避免把上下楼梯、登山、远足等作为经常性的体育锻炼,以减少对膝关节的负荷。骑车、游泳、散步等是较理想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
此外,要注意关节处的日常保暖,不要扭着腰干活、撇着腿走路,避免长时间下蹲,养成保护关节的良好习惯。
谨防春季腹泻
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再加上季节气候影响,人的胃肠调节功能较差,饮食稍不注意,就会感染各种各样病毒、细菌,产生腹泻。
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程明提醒,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软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忌烟酒、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吃饭时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还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END
通讯员
匡雅
制图
董冰艺
整理排版
宣传统战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