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0月份至来年3月份左右为高发季节,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症状重、发病急、病程长、难痊愈、传染性强,一些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一些并发症。
二、流感有哪些症状?
感冒的临床症状轻,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部分也可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很少发热,很少出现并发症,传染性也弱,一般5~7天痊愈。患了感冒通常不会影响体力、食欲,正常工作和学习很少受到影响。但流感却大不一样!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或者病毒性脑炎。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三、流感如何预防?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年都需接种流感疫苗,易感人群推荐流感肺炎联合接种。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