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为了抢救一名20岁重症心肌炎患

近日,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应用ECMO技术,成功挽救一名20岁重症心肌炎患者。

与死神斗争“ECMO”抓住一线生机

几日前小张自觉感冒,虽有发热、干咳,伴四肢酸痛,但是并未在意,医院治疗并观察数日后,无好转,逐步出现恶心、心累等症状,家属把她从成都接到医院急诊进行救治。医生接诊后,发现小张面色苍白,低血压,精神萎靡,结合查体及检验,初步诊断为:重症急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迅速启动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将其转至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联合心内科等多科室讨论,制定医疗计划,严密监测,予以药物强心,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但是患者的病情仍然在快速进展,心脏彩超提示心肌弥漫性跳动减弱,心脏EF射血分数下降到25%,患者大汗淋漓,常规呼吸机也无法改善缺氧,评估患者自身的代偿能力已经丧失,心肺功能均出现恶化衰竭,按照患者会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猝死。重症医学科ECMO技术负责人许治华副主任评估常规治疗无效,只有ECMO(体外膜肺技术)才可能挽救患者,临床已经达到VA-ECMO的上机指针。

带着家属的期盼,带着患者求生的希望,在许治华副主任带领下,同医院卢森教授进行指导,重症医学科ECMO护理团队以最短的时间对ECMO管路进行预充,调配好设备和参数,ECMO医疗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对患者的右侧股动静脉留置ECMO导管。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给予患者目前最有效的心肺功能替代机器,ECMO成功上机后患者的各项已经恶化的生命体征迅速平稳,情况逐步稳定。

然而,成功上机,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ECMO的日常维护管理才是难点,涉及到容量评估、心功能评估、抗凝管理、脏器功能支持等都需要比普通重症患者付出成倍的时间、耐心和精力。

医护合作,有条不紊

为预防并发症发生,重症医学科住院总莫军医生每日白天晚上2次常规行床旁心脏彩超,血管彩超,及时评估患者心功能血管血栓的情况。贾超主任高度重视预防并发症,组织成立该患者的专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