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基础监护的内容:给氧、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持续心电图监护、液体出入量。
中心静脉压(CVP)测定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评估血容量及右心功能,正常值为5~12cmH2O。
测中心静脉压时,测压玻璃管的零点应取平于右心房中点。
肺活量与性别、年龄、呼吸肌力、肺弹性、呼吸道通畅程度密切相关。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衡量肺通气和判断呼吸性酸碱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4.7-6kPa(35~45mmHg)。
肝功能监护: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肾功能监护: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尿色及性状;尿常规及血、尿生化指标的检查。
限期手术: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等。
择期手术:疝修补术等。
急症手术: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疝修补、脾破裂、肝破裂等
无菌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内接近无菌或细菌极少。如:甲状腺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疝修补。
污染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内仍有细菌,便尚未发展成感染,如开放性损伤消创术、与外界相通的手术等。
感染手术:手术部位已发生感染(如:痈、脓肿等),伤口一般需要引流。
术前访视:以往手术麻醉史、治疗用药史、遗传史、既往史。
胸部手术者应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
消化道手术者,术前1~2日进食流质饮食。
术前12小时起禁食,4小时起禁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引起呕吐而至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6个月内不行择期手术。
术前准备是否充分主要看病人的内稳态是否达到相对稳定。
手术室查对病人资料时最关键要查病人的住院号。
颈、胸部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和有效引流。
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者,术后3~6小时即可进食。
腹部手术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
手术切口有水疱可以红外线照射促进吸收。
一般头、面、颈部为术后4~5日拆除,下腹部、会阴部为术后6~7日拆除,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为术后7~9日拆除,四肢为术后10~12日(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拆除,减张缝线为术后14日拆除。
烟卷式引流管用于外科深部感染性伤口的引流,如腹腔引流,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
术后疼痛的措施:分散注意力,安置舒适体位,PCA。
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的最常见原因为麻醉镇痛后的反应。
术后早期腹胀一般是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腔积气过多。
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易引起尿潴留。
尿潴留是肛门会阴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尿潴留首先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避免感染。
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位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
切口裂开常见原因:营养不良、缝合不当、切口感染或腹内压突然增高,如剧烈咳嗽、呕吐或严重腹胀等。
尿路感染常继发于尿潴留。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的处理:①抬高患肢、制动;②禁忌经患肢静脉输液;③严禁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④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
一般病人于手术后到1~3个月到门诊随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