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若您较忙,可以收听音频;文章结尾处准备了视频,您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若对视频中的某处不清楚,请根据小标题查看文章。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年全球有近9万人死于麻疹,年全球总计将近万人感染麻疹病毒,其中14.23万人死亡,大多数死者是儿童。年的麻疹疫情则更加糟糕,美国当年麻疹病例数为25年来最多。
近期麻疹和风疹倡议组织警告称,全球超过1.17亿儿童可能因新冠疫情错过疫苗接种。新冠疫情蔓延导致对医疗系统和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增多,造成儿童长期错过麻疹疫苗接种,“落实所有预防接种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令世界卫生组织如此重视,麻疹到底是什么病呢?麻疹和荨麻疹听起来这么像,两者之间有联系么?
麻疹的病因
麻疹和荨麻疹虽仅一字之差、容易混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病因可能是过敏、感染、冷热、日光刺激,精神及遗传因素等,典型症状是皮肤瘙痒、出现红色或肤色风团。
荨麻疹
麻疹则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由麻疹病毒引起,是传染性很强的严重疾病。
麻疹病毒为RNA病毒,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麻疹病毒在外界生存力弱,不耐热,对紫外线和消毒剂均敏感。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至少32小时,但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
麻疹病毒
由于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麻疹只会通过人传人进行传播。病毒在患者的呼吸道内大量繁殖,并经过患者的呼吸、咳嗽或喷嚏以飞沫形式排出体外,传播给患者周围的接触者。
之所以说本病传染性极强,是因为与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麻疹病毒外号就叫“见面传”。
麻疹病毒通过鼻咽部进入人体后,在呼吸道和局部淋巴组织中繁殖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向其他器官传播,如脾、胸腺、肺、肝脏、肾脏、消化道黏膜和皮肤,都可能因为病毒的损伤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患儿的全身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血中,该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所以实验室中通过血常规、多核巨细胞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抗原监测、病毒分离等方法可以对该病进行确诊。
麻疹的症状
麻疹的病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共分为四个阶段,这些阶段有不同的症状。了解了各个阶段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这种疾病。
一、潜伏期
小儿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在潜伏期内体温有可能会轻度的上升或全身不适。
二、前驱期
小儿麻疹前驱期也被叫作发疹的前期,大约为3-4天。这个期间的主要症状有
1、发热,多为为中度以上,热型不一;
2、出现咳嗽、喷嚏、咽部充血、流涕等症状,眼部有多种症状,如结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等,这些症状是小儿麻疹的特点。
3、会产生麻疹黏膜斑,会在发疹前1-2天出现,具体表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4、患儿还可能伴随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三、出疹期:
患儿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刚开始出现于于耳后、发迹,逐渐发展渐及额、面、颈部,蔓延至躯干、四肢,最终到达手掌、足底。
皮疹之间的皮肤是正常的,没有痒感。皮疹随着病情加重会融合成片、颜色加深。此时病情严重,病例图片比较有冲击性,可能引起不适,就不给大家看了。有需求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
四、恢复期:
如果并没有并发症,小儿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会渐渐好转。疹退后,皮肤会留有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7-10天后消退。
麻疹常伴有多种并发症,这也是麻疹病危害巨大的原因。
1、最常见的并发症要数呼吸道并发症——肺炎。约一半以上的麻疹患者会出现肺部病变,由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大多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住院麻疹患者中大多并发肺炎,主要出现于重度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临床症状较重、体征明显,占了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是引起麻疹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2、喉炎。麻疹过程中出现轻度的喉炎、气管炎都是较为正常的,但有可能继发感染发展成急性喉炎或者喉气管支气管炎,出现声音嘶哑、哮吼、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3、心肌炎,多发于营养不良和并发肺炎的患儿,轻者心率加快、心音低钝,重者心力衰竭、心源性性休克。
4、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脑炎也为麻疹较常见的并发症。麻疹脑炎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与病毒性脑炎相似,常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惊厥、强直性瘫痪等症状。大病死率高,存活者可能会留有智力障碍、瘫痪、癫痫等后遗症。
5、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由于麻疹病程中患儿持续高热、食欲缺乏,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有研究表明,麻疹患者维生素A浓度与麻疹症状的严重程度负相关。
可见,麻疹不单单只是出疹,麻疹伴随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大概每15例麻疹病人会出现1例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一些医疗体系不完善的国家,致死率更高。
传染性极强,致死率又高,这就是麻疹的可怕之处。
麻疹的治疗与预防
麻疹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对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只要没有并发症,患儿一般会在发病后的2-3周内康复。
具体来说,保证患儿卧床休息,保障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保持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多喝热水,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高热时遵从医嘱,酌情使用退热药物。倘若有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预防麻疹,首选的措施就是接种麻疹疫苗。我国规定出生8个月为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18-24月龄儿童要完成第2剂次接种。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
除此之外,倘若接触了麻疹病毒,在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不过该效果只能维持3-8周,还应采取疫苗免疫为首选。
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居住环境和个人的卫生,尤其要保持眼睛、鼻腔和口腔的清洁卫生状态,注意室内通风、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麻疹的好办法。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您觉得本文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