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妈妈的家庭护理很重要

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婴幼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季节在每年的8~11月份,呕吐、腹泻、发热、脱水是其主要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

秋季腹泻的表现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潜伏1~3天后发作,呕吐、腹泻、发热、脱水是其主要症状。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约20%~30%患儿先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起病突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体温可达38℃~40℃)、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早期呕吐先于腹泻,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呕吐持续2~3天。病后2天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乳白色样,偶有黏液,无脓血,多无特殊腥臭味。病情较轻者,经积极治疗,腹泻在1周左右可治愈,少数腹泻持续较久,最长可达28天。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出现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本病要注意5点:①本病是自限性疾病。②病程一般在7~10天左右。③危害程度相对较小。④主要注意事项是防止脱水。⑤配合治疗。

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同时可能也没有对因的特效药(病毒感染)。人体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尤其是在病毒等感染情况下,会发挥自身免疫功能,消除外来病原菌,恢复原有的健康状态。

自限性疾病并不是说就可以不看医生不治疗,哪怕确定是自限性疾病,也要听从医生的劝告,适当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这样既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又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秋季腹泻虽然是轮状病毒所致的自限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并不严重,以对症处理、支持疗法为主,但也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而猝死。在门诊,病毒性肠炎患儿家长拒绝住院和检查心电、心肌酶的,需要在病历上记录,签字确认。

典型病例

患儿,男,1岁,因发热、流涕、医院就诊,经询问病史,医生诊断为「上

呼吸道感染」,给予输液、口服阿莫西林治疗。经过治疗,上述症状不仅未见改善,还出现了呕吐、腹泻。复诊时,医生考虑其为胃肠型感冒,便加用了中成药口服。次日,患儿体温升至39.5℃,且吐泻频繁,大便性状为白色米汤样便。继而出现嗜睡的症状,且面色灰白,眼窝下陷。医院急诊。经检查,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脱水和酸中毒」,并被收留入院救治。经过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处置,1周后,痊愈出院。

秋季腹泻的治疗

1.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类药物是治疗秋季腹泻一种重要的常规药物,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喜炎平、炎琥宁等抗病毒药物抑制轮状病毒。α-2b干扰素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秋季腹泻的一种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尚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2.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与微生物制剂

思密达(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良好疗效,可大大缩短腹泻周期,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口服微生物制剂(如妈咪爱、常乐康、培菲康、亿活等)能平衡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功能。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协同作用,常乐康(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亿活(布拉氏酵母菌)、贝飞达(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直接补充生理性细菌,有效修复肠黏膜损伤,在临床上应用也十分广泛。

在急性腹泻发作期间,补充锌(每天20mg,持续10~14天)和不间断的母乳喂养能够预防脱水并减少蛋白质和能量的消耗,在减少儿童腹泻和营养不良方面发挥作用。多数腹泻患儿可以继续平常的饮食或稍微进行适当的稀释(如牛奶)即可,患儿照常母乳或牛奶喂养,如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增加如米糊、米汤的比例。这5种食品可以帮助宝宝缓解腹泻:香蕉、大米或米粉、苹果泥、不涂黄油的面包(如果宝宝已有一岁了),以及酸奶。

判断孩子发病的严重程度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症状来进行初步判断。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判断脱水程度

脱水可以从孩子的前囟门、眼窝、皮肤弹性、眼泪、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来判断。轻度脱水:小儿前囟门稍塌,啼哭泪少,皮肤不像平时那样嫩滑,尿量比平时略少;中度脱水:可表现精神不好,爱哭闹但眼泪很少,眼窝和前囟门凹陷明显,皮肤和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小儿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上述症状更明显,精神萎靡,由于口渴,表现为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个小时以上未排尿,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明显松懈,医院就会危及生命。

精神状态不好要及时就医

秋季腹泻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秋季腹泻病程不长,而且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所以服用抗生素有害无益,而家长的护理至关重要。在家庭护理中,家长应勤做「三观察」。所谓三观察,就是首先要观察体温: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这常见于由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二是观察精神状态,主要是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一般轻症腹泻患儿不致出现这些症状。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是观察大便形状与次数,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多,无明显的脱水现象。若患儿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家庭护理很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对患儿坚持「吃归吃、拉归拉」的原则。看到孩子拉肚子,不少家长习惯让孩子饿一饿,以清肠胃。但秋季腹泻的患儿一般都要经历7天左右的病程,消耗很大,所以不适合禁食,如果禁食,也不应该超过12个小时。由于患病期间肠胃道比较虚弱,如果吃粥、米粉等正餐,应当两餐之间间隔2.5小时——3小时,给肠胃道空出休息的时间。

轮状病毒对患儿最大的威胁是缩短了小肠内的绒毛,别小看了这些绒毛,把沟沟壑壑的绒毛面积都算起来,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保证了人体所需营养的吸入与各种功能的发挥。绒毛缩短了,肠道内的吸收平衡也就被破坏了,首先水和电解质就会大量流失,导致人体这台发动机好似没了供油一样,失去了动力。这种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小肠绒毛也不可能一下长出来。治疗上,只能是补充水和电解质。

据统计,婴幼儿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10%属于重度脱水。对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的患儿,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ORS)。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毫升,起到防止脱水的作用。口服补盐液呈粉状,应按说明配成水剂分次喝下。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勺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静脉输液只用于重度脱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患儿生病期间,不要给孩子捂太多的衣物,这会加重脱水的症状,穿衣件数跟妈妈一样即可。

预防疫苗

服用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当然,也不是说孩子服了这种疫苗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孩子的抵抗力是不同的,抵抗力低下时,用了疫苗也可能会发生病毒感染。所以,平时的预防措施还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轮状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疫苗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目前疫苗的覆盖率为47%~68%。这也是少数患儿服用了疫苗后,仍患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之一。

延伸阅读:

儿科常见疾病:腹泻(二)

儿科常见疾病:腹泻

肠胃吸收与婴幼儿腹泻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儿秋季腹泻90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5(24):~.

[2]黄丽华.浅谈小儿秋季腹泻的季节性[J].光明中医,,26(6):~.

[3]张卫红.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7(6):40~41.

[4]甘世伟,樊广文,胡运华.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8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

[5]张琳.婴幼儿期肠道正常菌群演变影响因素[J].临床儿科杂志,,22(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6675.html